标签:
转载 |
100、娜拉怎么读?
娜(Nuó)拉,挪威易卜生所作话剧《娜(Nuó)拉》(又译《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辞海》音nà。
娜(Nuó)拉,英文写作Nola或Nora,中文译作娜(Nuó)拉,又译作诺(Nuò)拉。1923年12月26日,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做题为《娜(Nuó)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后收入杂文集《坟》。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时有伊孛生(即易卜(b)生)的剧本的绍介和胡适之先生的《终身大事》的别一形式的出现,虽然并不是故意的,然而鸳鸯蝴蝶派作为命根的那婚姻问题,却也因此而诺(Nuò)拉(Nora)似(shì)的跑掉了。”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7:46
101、司马无泽怎么读?
司马无泽(yì):司马迁的曾(zng)祖父。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之伐楚,卬(áng)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yì),无泽(yì)为汉市长。”唐.司马贞索隐:“《汉书.(司马迁传)》作‘毋怿(yì)’,并音亦也。”《康熙字典》:“择……又《集韵》夷益切(qiè),音奕。人名。汉有司马无择(yì)。”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8:16
102、夏寒浞之子浇怎么读?
古史传说,后羿灭夏,恃射好猎,不修民事,信用谗臣,以寒浞(zhuó)为相,寒浞(zhuó)使羿家众杀羿而代之,占羿之妻妾,生浇(ào)及豷(Yì)。封浇(ào)于过(Gu),封豷(Yì)于戈。夏少(Shào)康中兴(xng),并灭过(Gu)、戈。
屈原《离骚》:“浇(ào)身被服强圉(y)兮,纵欲而不忍。”李善注:“浇(ào),寒浞(zhuó)子也。”
《论(Lún)语.宪问》:“南宫适(Kuò)问于孔子曰:‘羿(Yì)善射,奡(Ào)盪(dàng)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Jì)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Kuò)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左传.襄公四年》:“处(ch)浇(ào)于过(Gu),处(ch)豷(Yì)于戈。”陆德明释文:“浇(ào),五弔反。”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8:41
103、共工怎么读?
共(Gng)工:1、古代传说中的天神。《淮南子.墬(Dì)形训》:“共(Gng)工,景风之所生也。”高诱注:“共(Gng)工,天神也。人面蛇身,离为景风。”又《天文训》:“昔者共(Gng)工与颛(Zhun)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o)尘埃归焉。”2、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与驩(Hun)兜、三苗、鯀(Gn)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3、古代官名。——参阅《汉语大词典》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9:07
104、周共王怎么读?
周共(Gng)王:西周第六代王,名姬(J)繄(Y)扈(hù),共(Gng)是他的谥(shì)号。凡谥(shì)号中的“共(Gng)”皆读共(Gng)。《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sh)诸夏,(楚共(Gng)王)而知其过,可不谓共(gng)乎?请谥(shì)之‘共(gng)’。”《国语.晋语二》:“(太子申生)将死,乃使猛足言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nàn),伯氏不出,奈吾君何?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死何悔!’是以谥(shì)为共(Gng)君。”韦昭注:“谥(shì)法,既过能改曰共(gng)。”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9:28
105、共伯和怎么读?
共(Gng)伯和,西周时共(Gng)国国君。名和,伯是他的爵号。周厉王被逐后,他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gòng)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十四年后周宣王即位,他归国。共(Gng)国到春秋初年尚存。见《左传.隐公元年》《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等。《竹书纪年》谓共(Gng)伯和干(gn)王位,故曰共(gòng)和。《史记.周本纪》:“(周厉王出奔后)召(Shào)公、周公二相(xiàng)行政,号曰‘共(gòng)和’。”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0:59:46
106、周八士伯适怎么读?
《论(Lún)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Kuò)、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或读w)。”八人皆不可考。按:适(kuò)的本字是【桰去掉木旁再加辶】,义为疾速。适(shì)的繁体字是“適”。在汉字简化之前,“适”只读kuò,不读shì。注意:适(kuò)不可繁化为“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0:06
107、南宋洪适怎么读?
洪适(Kuò):宋金石学家。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Pó)阳人。工文词,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南宋孝宗时,任司农少(shào)卿,累(li)官至同中书门下平(píng)章事,兼枢密使。好(hào)收藏金石拓(tà)本,并据以证史传讹(é)误,考核颇精。著有《隶释》、《隶续》、《盘洲集》等。以“景伯”应“适(Kuò)”,谓景慕周之伯适(Kuò)。——参阅《辞海》《古人名字解诂》。注意:适(kuò)不可繁化为“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1:28
108、南宫适怎么读?
南宫适(Kuò):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
《论(Lún)语.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qì)之。”又《宪问》:“南宫适(Kuò)问于孔子曰:‘羿(Yì)善射,奡(à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Jì)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Kuò)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容即南宫适(Kuò)。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南宫括”。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鲁南宫括字子容,括者,包容之称也。”
《封神演义》里也有南宫适(Kuò),为西周初人,非孔子弟子南宫适(Kuò)。《尚书.周书.君奭(shì)》:“(周)公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Guó)叔,有若闳(Hóng)夭,有若散(Sn)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史记.周本纪》:“(周武王)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sù),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此南宫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贤臣,《封神演义》中的南宫适(Kuò)当由此人演化而成。注意:适(kuò)不可繁化为“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1:49
109、唐德宗李适怎么读?
李适(Kuò):即唐德宗。擅诗文。《全唐诗》卷四存其诗十五首。注意:适(kuò)不可繁化为“適”。唐代另有诗人李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2:18
110、李阳冰怎么读?
李阳冰(bng)(冰一读作níng):唐文字学家、书法家。字少(Shào)温,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乾元时为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jiàn)。工篆书,得法于秦《峄(Yì)山刻石》,变化开合,自成风格,后来学篆者多宗之。曾刊定《说文》为三十卷,然多有臆说。五代时徐锴(Ki)在《说文解字系(xì)传》的《祛(Q)妄》篇中加以辩驳。自二徐本《说文解字》行世,其书不传。石刻有《怡亭铭》、《般(B)若(r)台题名》等。——《辞海》
元.吾丘衍《学古编.合用文籍品目》:“阳冰(bng)名潮,杜甫(F)甥也,后以字行,因以为名,而别字少(Shào)温。木玄虚(即晋.木华)《海赋》云:‘其下阳冰(bng)不冶,阴火潜然。’则知名潮,又且有理。人多不知,因详其说。”
清.王筠(Yún)《文字蒙(méng)求》:“仌(bng),初寒蹙(cù)凌作此形,大寒冰裂(liè)亦作此形。冰(níng)、凝本一字,今以冰(bng)代仌(bng),专以凝为凝聚字。《尔雅》:‘冰(níng),脂也。’郭注:‘《庄子》云:‘肌肤若冰(níng)雪。’冰(níng)雪,脂膏也,即《诗》‘肤如凝脂’也。’是以冰(níng)为凝字之仅存者。李阳冰(bng)之兄名坚冰(bng),而少温自篆其名作冰,误也。今人读作李阳凝者,非。”在小篆中,“冰(bng)”字当作“仌(bng)”,故王筠(Yún)说“少温自篆其名作冰,误也。”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3:00
111、王摩诘怎么读?
王维,字摩诘(jié),唐代诗人、画家。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名、字源自佛教人物维摩诘(jié)。
《辞海》:维摩诘(jié),简称维摩,意译净名或无垢(gòu)称。《维摩诘(jié)经》中说他是毗(Pí)耶(y)离城的一位大乘(chéng)居士。与释迦牟(Móu)尼同时代,极善于应(yìng)机化导。尝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Móu)尼遣来问病的舍(Shè)利弗、文殊等阐(chn)扬大乘(chéng)佛教的深奥义理。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4:26
112、万俟卨怎么读?
万(Mò)俟(qí)卨(Xiè):南宋初年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复姓万(Mò)俟(qí),字元忠。太学上舍(shè)生,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南宋初年任湖北提点刑狱。后以附秦桧(Huì),为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xng)十一年(1141年)承桧(Huì)意劾(hé)岳飞。旋升任御史中丞,治岳飞狱,编造罪名,置岳飞父子和张宪于死地。次年任参知政事,充金国报谢使,赴金。后与秦桧(Huì)争权,被罢黜(chù)。秦桧(Huì)死后被召回,绍兴二十六年拜相,继续主和,为世人所不取。——《辞海》
《广韵.德韵》:“万(Mò),莫北切(qiè)。虏复姓。北齐特进万(Mò)俟(qí)普,俟(qí),音其。”又《微韵》:“俟(qí),渠希切(qiè)。虏复姓。北齐特进万(Mò)俟(qí)普,万(Mò),音墨。”
万(Mò)俟(qí)本为鲜(Xin)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万(Mò)俟(qí)之万(Mò)不可繁化为“萬(wàn)”。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4:44
113、老舍怎么读?
老舍(sh):1899—1966。中国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Sh)予(yú),北京人,满族。著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舍(Sh)予(yú),拆“舒”字而成,取舍(sh)弃自我之义。笔名老舍(sh)之舍(sh),取舍(Sh)予(yú)之舍(Sh)。注意:“舍(sh)”不可繁化为“捨(sh)”。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5:11
115、孟施舍怎么读?
孟施舍(sh):孟子之前的人物,已不可考。《孟子.公孙丑上》:“孟施舍(sh)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Sh)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sh)似曾(Zng)子,北宫黝似子夏。”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上》:“孟舍(Sh),字施。《孟子.公孙丑篇》:‘孟施舍(sh)’,赵(岐)注曰:‘孟,姓。舍(Sh),名也。施,发音也。’案:施,其字也。先言施后言舍(sh)者,《襄(公)十年》左传正义曰:‘古人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舍(sh)之为言予(y)也……施之为言赐也。赐,亦予(y)也。故名舍(Sh)字施。《左传.襄(公)九年》:‘魏绛请施舍(sh),输积聚以贷。’《晋语》:‘施舍(sh)分寡。’皆谓以德惠赐予(y)之也。或曰:施(chí)者,弛之借字。弛舍(sh)谓免征役也。《(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征役之施(chí)舍(sh)。’郑(玄)注曰:‘施(chí)读为弛。’《(周礼.地官).乡师》:‘辨其可任者,与其施(chí)舍(sh)者。’(郑玄)注曰:‘施(chí)舍(sh),谓应复免不给(j)繇(yáo)役。’”
或读为孟施舍(shè)。《孟子.公孙丑上》:“孟施舍(shè)”,朱熹注:“舍(shè),去声。”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5:33
116、三国和洽怎么读?
和洽(Hé):字阳士。汉末魏初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汉末举孝廉,初投刘表。曹操取荆州,拜和洽(Hé)为丞相掾(yuàn)属。曹操封为魏王,和洽(Hé)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称帝,拜和洽(Hé)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魏明帝时官至太常,封西陵乡侯。和洽(Hé)为官清贫守约,至卖宅田以自给(j),死后谥(shì)为简侯。《三国志.魏书》有传。《诗.大雅.大明》:“在洽(Hé)之阳,在渭之涘(sì)。”和洽(Hé)之名、字源于此。西晋文学家和峤(Qiáo)为和洽(Hé)之孙。《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于是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Hé)四人,议欲尊曹操为魏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5:56
117、春秋裨谌怎么读?
裨(Pí)谌(Chén):春秋时郑国大(dà)夫(f),姓裨(Pí),名谌(Chén),字灶。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论(Lún)语.宪问》:“子曰:‘为(wéi)命,裨(Pí)谌(Ché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6:21
118、《庄子.天地》中的被衣怎么读?
被(P)衣:人名。《庄子.天地》:“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Niè)缺,啮(Niè)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P)衣。”
《汉书.古今人表》:“被(P)衣。”颜师古注:“被(P)音披。”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6:54
119、北人无择怎么读?
北人无择(zé):《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zé)。北人无择(z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líng)之渊。”
《后汉书.崔骃列传》:“君子通变,各审所履。故士或掩目而潜渊,或盥(guàn)耳而山栖(q)。”唐.李贤注:“《庄子》曰:‘北人无泽(zé)与舜为友,舜以天下让之,无泽(zé)乃自投清泠(líng)之渊,终身不反’也。”
北人无择(zé),或读择(yì)。《汉语大词典》:“择(yì),人名用字。《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yì)。’”又“无择(yì),人名。1、上古隐士。《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yì)。北人无择(yì)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líng)之渊。’成玄英疏:‘北方之人,名曰无择(yì),舜之友人也。’郭庆藩集释引俞樾曰:‘[《广韵.入德》]‘北’字注:‘古有北人无择(yì)。’则北人是复姓,《汉书.古今人表》作‘北人亡(Wú)择(yì)’。’2、春秋(按:当为战国)时魏之贤人。姓田,字子方。《庄子.田子方》:‘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yé)?’子方曰:‘非也,无择(yì)之里人也。’”按:北人无择(yì)之择(yì)注音yì,仅见于《汉语大词典》,不见于他书。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7:16
120、田无择怎么读?
《庄子.田子方》:“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shuò)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yé)?’子方曰:‘非也,无择(yì)之里人也;称道数(shuò)当(dàng),故无择(yì)称之。’”郭庆藩集释:“庆藩案:《释文》引李云:‘田子方,名无择(yì)。’无择(yì)当作无歝(yì)。斁(yì)、擇(yì)皆从睪(yì)声,古通用字。《诗.大雅.思齐(zhi)》‘古之人无斁(yì)’,郑笺作无择(yì)。《说文》:‘斁(yì),厌也,一曰终也。’无厌则有常,故字曰子方。(《礼记.檀弓》郑注云:‘方,常也。’)”田子方为魏文侯之师、子贡之徒。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7:35
121、冯无择怎么读?
冯无择(zé):1、又作“冯毋择(zé)”。秦人。秦始皇时为大将、武信侯。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高帝纪上》:“食(Yì)其(j)还。汉王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Bi)直。’王曰:‘是口尚乳臭(xiù),不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zé)之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书.吕刑》:“敬忌,罔有择(zé)言在身。”孙星衍疏:“择(zé)为殬(dù)假借字。《说文》云:‘殬(dù),败也。’”《孝经.卿大(dà)夫(f)》:“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zé)言,身无择(zé)行。”择(zé)言,败坏的、不合法度的言论。冯无择(zé)、冯敬父子之名源于此。2、汉人。参加过灭秦之战,楚、汉相争时为吕泽部下,高祖时为郎中令,吕后专权,欲封诸吕,恐人不服,乃先封冯无择(zé)为博城侯。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7:56
122、祖无择怎么读?
祖无择(zé):北宋人。字择(Zé)之。进士出身。宋仁宗欲封孔子后人为文宣公,他上奏建议封衍圣公,被采纳。政见与王安石相左,王称相后被贬。《孝经.卿大(dà)夫(f)》:“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zé)言,身无择(zé)行。”择(zé)为殬(dù)假借字。《说文》云:“殬(dù),败也。”择(zé)言,败坏的、不合法度的言论。“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则言行皆有所选择(zé)也,然后可“口无择(zé)言,身无择(zé)行。”故祖无择(zé)字择(Zé)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8:23
123、周釐王怎么读?
周釐(X)王:姓姬(J),名胡齐。周庄王之子。东周第四代王。又称周僖(X)王。“釐(X)”是他的谥(shì)号。张守节《史记正义.谥(Shì)法解》:“小心畏忌曰僖。质渊受谏曰釐(X)。有罚而还曰釐(X)。”西周时晋国有釐(X)侯,宋国有釐(X)公,卫国有釐(X)侯,陈国有釐(X)公,燕(Yn)国有釐(X)侯,蔡国有釐(X)侯。春秋时期齐国有釐(X)公,鲁国有釐(X)公,郑国有釐(X)公。战国时期韩国有釐(X)王,魏国有安釐(x)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8:51
124、春秋鲁国汪锜怎么读?
汪锜(Y):又作“汪踦(Y)”。春秋时期鲁国人。《礼记.檀弓下》:“战于郎,公叔禺人(即鲁昭公之子公为)……与其邻重(tóng)汪踦(Y)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shng)重(tóng)汪踦(Y),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shng)也,不亦可乎。’”郑玄注:“重(tóng),皆当为童。童,未冠(guàn)者之称,姓汪名踦(Y)。”元.陈澔注:“踦,音纪。”
《左传.哀公十一年》:“十一年春,齐为(wèi)鄎(X)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公为(鲁国公子)与其嬖(bì)僮汪锜(Y)乘,皆死,皆殡(bìn)。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shng)也。’”唐.陆德明释文:“锜(Y),鱼绮(q)反。”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9:20
125、俱孟军怎么读?
俱(J):姓。晋有俱(J)石公,见《晋书.石勒载(zi)记》。唐有俱(J)文珍,贞(Zhn)元末宦官,见《旧唐书.宦官传》。今有新华社副总编辑俱(J)孟军,河北省无极县人。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09:45
126、倭傀怎么读?
倭(Wi)傀(gu)、嫫母: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丑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嫫母、倭(Wi)傀(gu),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淮南子.修务训》:“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Pí)倠(su)也。”倭(Wi)傀(gu)即仳(Pí)倠(su)。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0:08
127、范蠡怎么读?
范蠡(L):春秋末年越国大(dà)夫(f)。字少(Shào)伯,楚国宛(Yun)(今河南南阳)人。吴败楚,楚为了使越牵制吴,派范蠡(L)、文种(Zhng)等入越辅佐越王。越为吴败时,范蠡(L)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发愤图强,灭吴国。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能同安乐,遂(suì)携西施离开越国到齐国,改名鸱(Ch)夷子皮,至陶称朱公,经商致富,十九年中,治产三致千金,一再分散与贫交和疏远的兄弟。——参阅《辞海》
《汉书.董仲舒传》:“粤(Yuè)王句(Gu)践与大(dà)夫泄庸、种(Zhng)、蠡(L)谋伐吴,遂(suì)灭之。”唐.颜师古注:“种(Zhng),大(dà)夫种(Zhng)也。蠡(L),范蠡(L)也。种(Zhng)音之勇反。蠡(L)音礼。”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0:24
128、暾欲谷怎么读?
暾(Tn)欲谷(g):东突厥的裴罗莫贺达干(突厥官名)。佐骨咄(du)禄、默啜、毗伽(qié)可(kè)汗(hán)三朝,征服回纥(hé)、奚、契丹、黠(Xiá)戛(jiá)斯、突骑施及中亚。唐玄宗时卒,年八十余。——《辞海》。按:暾(Tn)欲谷(g)之谷(g),《辞海》音yù,而此音不见于前人旧注,从古突厥文的《暾(Tn)欲谷(g)碑》(1897发现于蒙古乌兰巴托附近的暾(Tn)欲谷(g)墓碑,现存于蒙古共和国)来看,暾(Tn)欲谷(g)之谷(g)的突厥语发音更近于谷(g),其名翻译为英文或作Tonyukuk,或作Tonyuquq。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0:48
129、李贽怎么读?
李贽(Zhí):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任国子监(jiàn)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以“敢倡(chàng)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被捕(b),后自杀。继承并修正王守仁的“良知”说,提出“童心说”,主张保持“童心”(最初一念之真心)。在文学方面,反对复古摹(mó)拟,主张创作必须发抒(sh)己见,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在当时颇有影响。曾评点《水浒传》。著作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等。李贽(Zhí)之父姓李,因其李氏源自林氏,“一宗二姓”,故李贽(Zhí)初名林载(Zài)贽(zhì),后复姓李,且避明穆宗朱载(Zài)垕(hòu)之讳(huì),去“载(Zài)”字,遂(suì)名李贽(Zhí),号卓吾。载(zài)贽(zhì),同“载(zài)质”。带着晋见礼。谓急于出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zài)质。”唐.皮日休《忧赋》:“士之忧位者载(zài)贽(zhì)出疆。”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李贽(Zhí),明人。字卓吾。《庄子.在宥(yòu)》:‘倘然止,贽(zhí)然立。’陆德明释文:‘贽(zhí),……李云:不动貌。’《论(Lún)语.子罕》:‘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朱熹集注:‘卓,立貌。’贽(zhí)、卓皆形容‘立’,故相协。承《论(Lún)语》文义,故缀以‘吾’。”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1:06
130、呴犁湖怎么读?
呴(Gu)犁湖:汉代匈奴单(chán)于名。《史记.匈奴列传》:“儿单(chán)于立三岁而死……匈奴乃立其季父乌维单(chán)于弟右贤王呴(Gu)犁湖为单(chán)于。”裴骃集解:“(呴(Gu))音钩,又音吁(x)。”——《汉语大词典》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1:30
131、陆佃怎么读?
陆佃(Tián):1042—1102。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家贫苦学,映月读书。熙宁三年(1070年)擢进士甲科,授蔡州推官,后又任国子监(jiàn)直讲、吏部尚书、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著有《埤(Pí)雅》《礼象》《春秋后传》等。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陆佃(Tián),宋人。字农师。《汉书.韩安国传》:‘方佃(tián)作时,且请罢屯。’颜师古注:‘佃(tián),治田也。’《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1:52
132、苻坚怎么读?
苻(Fú)坚:前秦皇帝。《康熙字典》:“《唐韵》防无切(qiè),《集韵》冯无切(qiè),并音扶……又姓。《晋书.载(zi)记.苻(Fú)洪传》:‘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始其家池中蒲(pú)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Pú)家,因以为氏……时有说(shuì)洪称尊号者,洪亦以谶(chèn)文有‘艸(co)付应(yng)王’,又其孙坚背有‘艸(co)付’字,遂(suì)改姓苻(Fú)氏。’”
苻(Fú)姓之苻(Fú),《康熙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音fú,《辞海》以pú为正读,以fú为又读,《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pú为旧读,以fú为今读。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2:37
133、於陵子、杨於陵怎么读?
於(W)陵子:战国齐人陈仲子,其兄为齐大(dà)夫,禄米万钟。仲子以为不义,与其妻隐居於(W)陵,耕织自食。后之楚,楚王闻其贤,欲聘为相,仲子携妻逃,为(wèi)人灌园。后人以於(W)陵、於(W)陵子、於(W)陵子仲、於(W)陵子终等指陈仲子,亦借以指隐士。於(W)陵,地名。战国齐於(W)陵邑。因其境内有山似乌(於(w),乌的古字),故名。西汉置於(W)陵县,晋改为乌陵县,旋废,南朝宋改为武强县,隋改为长山县。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境。
《孟子.滕文公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W)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朱熹注:“於(W),音乌。”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三.宪宗元和三年》:“夏,四月,上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吏部侍郎杨於(W)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为考策官。”元.胡三省(xng)注:“於(W),音乌。”杨於(W)陵,字达夫。名於(W)陵,谓欲效陈仲子隐居於(W)陵,字达夫,取旷达不求富贵之义。
於(W)陵,《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皆音yú。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3:01
134、商族始祖契怎么读?
契(Xiè):人名。传说中商族始祖,帝喾(kù)的儿子,虞舜之臣,其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舜时助禹治水有功,任为司徒。赐姓子氏,封于商。见《史记.殷(Yn)本纪》。契(Xiè),《说文》作“偰(Xiè)”。又作“卨(Xiè)”。——《辞源》。
《史记.三代世表》:“高辛生卨(Xiè),卨(Xiè)为殷(Yn)祖。”《史记.殷(Yn)本纪》:“殷(Yn)契(Xiè),母曰简狄。”司马贞索隐:“契(Xiè)始封商……是殷(Yn)家始祖,故言殷(Yn)契(Xiè)。”
《资治通鉴.唐纪八.太宗贞观(guàn)元年(公元627年)》:“(魏)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Jì)、契(Xiè)、皋陶(yáo),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páng)、比干(gn),面折廷争(zhèng),身诛国亡,所谓忠臣。’”元.胡三省(xng)注:“契(Xiè),息列翻。陶(yáo),音遥。”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3:40
136、女贾、女宽怎么读?
女(R)贾(Ji)、女(R)宽:皆为春秋晋国人。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唐.陆德明释文:“女(R)贾(Ji),音汝。”
夏代有少(Shào)康之臣女(R)艾。《左传.哀公元年》:“(少(Shào)康)使女(R)艾谍浇(Ao四声)。”杜预注:“谍,候也。”
商代有女(R)鸠、女(R)房,见《史记.殷(Yn)本纪》。
战国.魏有女(R)商,为魏武候之宠臣。《庄子.徐无鬼》:“徐无鬼因女(R)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疑女(R)姓源于女(R)水。华(Huà)林甫(f)《中国地名学史考论》:“阚(Kàn)骃曰:‘女(R)水本汝水别流,其后枯竭,号曰死汝水,故其字无水。’”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4:04
137、戴侗怎么读?
戴侗(Tng),字仲达。南宋文学家,学者。著《六书故》。
《庄子.庚桑楚》:“能翛(xio)然乎?能侗(tng)然乎?”郭象注:“无节碍也。”无节碍即通,达亦通。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4:32
138、亡是公怎么读?
亡(Wú)是公:汉.司马相(Xing)如作《子虚赋》,假托楚国使者子虚、齐国之乌有先生、汉代之亡(Wú)是公三人互相问答。亡(Wú),通“无”。
《汉书.司马相(Xing)如传上》:“相(Xing)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nàn);‘亡(Wú)是公’者,亡(wú)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唐.颜师古注:“亡(Wú),读曰无。”
后因以“亡(Wú)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物。宋.杨万里《梅花数枝盖冰结而为此也》诗:“只愁窗外春日红,瓶子化作亡(Wú)是公。”亦作“亡(Wú)是叟”。苏轼《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吾言岂妄云,得之亡(Wú)是叟。”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5:27
139、曹大家怎么读?
曹大家(g):即班昭。家(g),通“姑”,对女子的敬称。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J)。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guàn)臧(cáng)书阁踵而成之。帝数(shuò)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g)。”著《女诫》等。《后汉书》无注。《资治通鉴》卷四十八:“超妹曹大家(g)。”元.胡三省(xng)注:“家(g),今人相传读曰姑。又据《皇后纪》:‘冲帝母虞贵人,梁冀秉政,抑而不加爵号,但称大家(ji)而已。’则大家(ji)者,宫中相尊之称也。”
《康熙字典》:“家……又与姑同,大家(ji)女之尊称。汉.曹世叔之妻班昭称大家(g),即超妹。”
元.郑光祖《(Zhòu)梅香骗翰林风月》楔子:“更压着汉宫里尊贤曹大家(g),帷幔底论文董仲舒。都则是问安否意何如,往复间交谈了数语,几乎间讲遍九经书。”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昔曹大家(g)《女诫》云:‘女有四行(xíng):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无者也。今开卷为何以班昭《女诫》作引?”
元.秦简夫《晋陶母剪发待宾》第一折:“(韩夫人上,云)守志韩门愧丈夫,世传清白是非无。治家严肃闺门整,文业堪同曹大姑。”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宝玉道:‘……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Jié)妤(yú)、蔡文姬、谢道韫(yùn)诸人……’”
又读曹大家(ji)。宋.洪咨夔《楞(Léng)枷山房二绝》之二:“风标劲(jìng)似(sì)聂政姊,笔力健如曹大家(ji)。此手始能为此竹,对渠枯森老槎(chá)牙。”
清.钱谦益《山阴王大家(ji)玉瑛以小影属(zh)题,敬赋今体十章奉赠》诗之一:“季重(zhòng)才名噪若耶(yé),缥(pio)囊有女嗣芳华。汉家若采《东征赋》,彤管先应号大家(ji)。”自注:“玉瑛,故尚书(王)季重(zhòng)之幼女也。”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虞山王应奎《柳南随笔》,谓‘曹大家’家字当读姑,钱宗伯诗误读本音。余谓此论亦未是。盖家字读如姑,乃古音如此。《左传》:‘侄从其姑六年,其逋(b)逃,归其国,而弃其家。’《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fú)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Zhuó)又贪夫(fú)厥家。’并其证也。若以古音读音,不特大家之家应读姑,即凡国家室家字,无不应读姑。若依今音读,则何不可皆读如加也。《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帝数(shuò)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之,号曰大家。’章怀注家字无音。可知唐初并无异读。《广韵》《集韵》十一模,皆不收家字,不从今音,则曹大家之家字,竟无韵可归矣。唐宋妇人每称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应读姑。然马令《南唐书.李家明传》注曰:‘江浙谓舅为官,谓姑为家。’若家必读如姑,岂官必读如公邪(y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5:54
140、许褚怎么读?
许褚(Zh):三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州市)人,字仲康。东汉末,聚宗族数千家,筑坞(wù)壁自守。后归曹操,为宿卫,从攻张绣、袁绍、马超等,力战有功,任武卫中郎将,曹丕时,为武卫将军。他以勇力知名,军中称为“虎痴”。——《辞海》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许褚(Zh),字仲康。《汉书.南粤(yuè)王赵佗传》:‘上褚(zh)五十衣,中褚(zh)三十衣,下褚(zh)二十衣,遗(wèi)王。’颜师古注:‘以绵装衣曰褚(zh)。上中下者,绵之多少厚薄之差(c)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斡(wò)弃周鼎兮宝康瓠(hú)。’司马贞索隐:‘康,空也。’衣中空始可褚(zh)绵。又,装绵则实,应以‘康’,反义相协。”“康”,义同糠心儿萝卜(bo)之“糠”。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6:18
141、兀术怎么读?
兀术(zhú):一作乌珠、斡(Wò)啜(chuò),即完颜宗弼(bì)。金大将。女真族。太祖阿()骨打第四子。初从斡(Wò)离不、粘(Nián)罕等攻宋。天会七年(1129年)任统帅,渡长江,追宋高宗入海。次年为韩世忠阻击于黄天荡,相持四十八日,才得渡江退去。未几调往陕西,与张浚(Jùn)(字德远)大战于富平,苦战后勉强(qing)得胜。以后连年进攻秦岭北麓地带,都被吴玠(Jiè)等击退。金熙宗时封瀋(Shn)王,任都元帅,进封越国王,撕毁挞(Tà)懒等主持的和约,于天眷(juàn)三年(1140年)重开战事,进兵河南,受到刘錡(qí)(字信叔)、岳飞等军的阻击。但因南宋政府乞和,终成“绍兴之盟”以秦岭、淮河为宋金分界。——《辞海》
注意:术(zhú)不可繁化为“術”。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6:43
143、夸父只能读?
夸父(f):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夸父(f),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父(f),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作‘甫(f)’。”
夸父(f)逐日的神话见《山海经.海外北经》、《列子.汤问篇》等。
《列子.汤问篇》“夸父(f)不量力”杨伯峻集释引唐.殷敬顺《释文》:“夸,口花切(qiè)。父(f)音甫(f)。”
夸父(f)之父(f),《现代汉语词典》音fù,不合“男子美称”之义。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7:05
144、庆父怎么读?
庆父(f):《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f),鲁难(nàn)未已。”庆父(f)是鲁国公子,曾一再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两个国君。后来用“庆父(f)不死,鲁难(nàn)未已”比喻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现代汉语词典》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7:31
145、长沮怎么读?
《论(Lún)语.微子》:“长(Cháng)沮(jù)、桀(Jié)溺(nì)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jù)、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jù),沮(jù)洳(rù)。溺,淖(nào)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
晋.陶潜《劝农》诗:“冀缺携俪,沮(jù)、溺结耦,相(xiàng)彼贤达,犹勤垄亩。”后常以“沮(jù)溺”
借指避世隐士。汉.王粲(Càn)《从军诗》之一:“不能效沮(jù)、溺,相随把锄犂。”唐.韦应(Yìng)物《秋郊作》诗:“方愿沮(jù)、溺耦,淡泊(bó)守田庐。”明.梁辰鱼《浣(Huàn)纱记.谈义》:“绍巢、由之绝轨,蹈沮(jù)、溺之高风。”“沮(jù)”,《辞源》音j,《辞海》音j。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7:50
146、沮授怎么读?
沮(J)授:公元?-200年。汉末广平人。授多权谋,为袁绍从事,统监(jin)军旅。袁绍与曹操战于官渡,劝绍勿决战,又劝分军袭曹粮道,皆不从。及兵败,授被执,不降。操旧与授有旧,厚遇之。不久,授谋归袁氏,为操所杀。——《辞源》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8:19
147、周处怎么读?
周处(Ch):西晋阳羡人。字子隐。少时横(héng)行乡里,乡人把他和南山之虎、长桥之蛟合称三害。周处(Ch)听到后,决心改过,杀虎,斩蛟,入吴投陆机、陆云兄弟为师。官至御史中丞。事见《世说新语.自新》《晋书.周处(Ch)传》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周处(Ch),字子隐。《易.系(Xì)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ch),或默或语。’处(ch)即退隐,故以‘隐’相协。‘子’为男子美称。”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8:43
148、赵衰怎么读?
《左传.文公七年》:“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即狐射(Yì)姑)问酆(Fng)舒(潞国之相),且让之。酆(Fng)舒问于贾季曰:‘赵衰(Cu)、赵盾孰贤?’对曰:‘赵衰(Cu),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又《僖公二十三年》:“(重(Chóng)耳)遂(suì)奔狄,从者狐偃(Yn)、赵衰(Cu)、颠颉(xié)、魏武子、司空季子。”陆德明音义:“赵衰(Cu),初危反。”
赵衰(Cu),?—前622。即赵成子。春秋时晋国之卿。字子馀。亦称成季、孟子馀。随从公子重(Chóng)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并助重(Chóng)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原(今河南济(J)源西北)大(dà)夫,亦称原季。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Zhn)、栾枝等人,辅助文公创建霸业。赵盾,即赵宣子。赵衰(Cu)之子。晋国执政。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9:06
149、范雎怎么地?
范雎(J):《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范且(J)”,《战国策.秦策》作“范雎(J)”,《史记.范睢(Su)蔡泽列传》误作“范睢(Su)”。战国时魏国人。字叔。因事为须贾(Ji)所诬,被魏相魏齐使人笞(ch)击折胁。后化名张禄,由王稽(J)、郑安平帮助送入秦国。他游说(shuì)秦昭王,驱逐专权的秦相魏冉。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任秦相,封于应(Yìng)(今河南鲁山东),称应(Yìng)侯。主张远交近攻,歼(jin)灭敌国主力。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秦将白起大胜赵军。他妒忌白起功,迫使自杀。推荐郑安平为将,王稽(J)为河东守。后郑安平围攻邯郸失败降赵。秦昭王五十二年,王稽(J)又因“与诸侯通”之罪,坐法诛。他谢病归相印,不久即死。——参阅《辞海》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19:43
159、皋陶怎么读?
皋陶(yáo):也作咎(Go)繇(yáo),偃(Yn)姓,传说生于曲(Q)阜(fù),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以正直著称,曾被大禹推荐为他的接班人。其后裔在江淮之间建立英、六(Lù)(今安徽六(Lù)安)、群舒等小国。据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所说,皋陶(yáo)是东夷族首领。(见该书第三卷乙编第一章第一节)。
《史记.五帝本纪》:“天下归舜。而禹、皋陶(yáo)、契(Xiè)、后稷(jì)、伯夷、夔(Kuí)、龙、倕(Chuí)、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fèn)职。”唐张守节正义:“高姚二音。”
《论(Lún)语.颜渊》:“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xun)于众,举皋陶(yáo),不仁者远(yun)矣。汤有天下,选(xun)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yun)矣。’”朱熹注:“陶(yáo)音遥。”
《资治通鉴.唐纪八.太宗贞观(guàn)元年(公元627年)》:“(魏)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Jì)、契(Xiè)、皋陶(yáo),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páng)、比干(gn),面折廷争(zhèng),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你竟这样的侮辱我!说我不是人!我要和你到皋陶(yáo)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0:13
151、周召公怎么读?
召(Shào)公:一作邵公、召(Shào)康公。周代燕(Yn)国的始祖。姬(J)姓,名奭(Shì)。采(cài)邑在召(Shào)(今陕西岐山县南)。曾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Yn)。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陕以西由他治理。成王去世,他以遗命授康王。其言论见于《尚书.召(Shào)诰》。——《辞海》
召(Shào):古邑名。周初召(Shào)公奭(Shì)采(cài)邑。在今陕西岐山县南。周东迁后,别受采(cài)邑,在今河南济(J)源县西邵源。——《辞海》
汉族姓召(Shào),为召(Shào)公之后裔。
傣族姓召(Zhào),为召(zhào)片领之简化。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0:36
152、庄蹻怎么读?
庄蹻(Jio):1、战国时楚国人。一作企足。曾在楚怀王时起兵反楚。《荀子.议兵》:“庄蹻(Jio)起,楚分而为三四。”《商君书.弱民》:“庄蹻(Jio)发于内,楚分为五。”后世常以蹻(Jio)与跖(Zhí)相提并论,以“蹻(Jio)跖(Zhí)”指盗贼。一说此庄蹻(Jio)即后来入滇为王的楚将庄蹻(Jio)。2、一作庄豪。战国时楚将。楚顷(Qng)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左右),率军通过黔中向西南进攻,越过且(J)兰、夜郎,直到滇(今云南滇池附近)。后因黔中被秦攻占,与楚交通断绝,就在滇称王,号庄王。一说是楚庄王的后裔。——参阅《辞海》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1:14
153、单于冒顿怎么读?
冒(Mò)顿(dú):西汉初年匈奴单(chán)于。姓挛(Luán)鞮(d)。秦二世元年弑(shì)父自立,建立军政制度,东灭东胡,西逐月支,北服丁零,南服楼烦、白羊。西汉初年,经常侵扰边地。
《史记.匈奴列传》:“单(chán)于有太子名冒(Mò)顿(dú)。后有所爱阏(yn)氏(zh),生少(shào)子,而单(chán)于欲废冒(Mò)顿(dú)而立少子,乃使冒(Mò)顿(dú)质于月氏(zh)。”司马贞索隐:“冒(Mò)音墨,又如字。”
《汉书.匈奴传上》:“单(chán)于有太子,名曰冒(Mò)顿(dú)。”清.王先谦补注引宋.宋祁(Qí)曰:“冒(Mò)音墨,顿(dú)音毒。”
按:冒(Mò)顿(dú)之顿(dú),今《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后汉书》李贤注、《资治通鉴》胡三省(xng)注皆无注音。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俺祖公公冒(Mò)顿(dú)单(chán)于,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明.臧(Zng)晋叔音释:“冒(Mò)音墨,顿(t)音突。”
清.钱大昕(xn)《十驾斋养新录》卷四:“世读冒(Mò)顿(dú)之‘冒(Mò)’入声,然《史记索隐》冒(Mò)顿(dú)
字原有两音,未始不可读如字,而楚蚡冒亦有入去两音。《左传》‘诸侯贪冒’,《释文》:‘冒,莫报反,又亡北反。’又‘侵官冒也’,徐仙民亦音莫北反。是‘冒犯’‘贪冒’字俱可读如‘墨’也。”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1:49
154、角里先生怎么读?
角(Lù)里先生:即甪(Lù)里先生。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史记.留侯世家》:“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司马贞(Zhn)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Q)里季、夏黄公、角(Lù)里先生。按:《陈留志》云:‘……角(Lù)里先生,河内轵(Zh)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Lù)里先生。’又孔安国《祕(Mì)记》作‘禄里’。”
唐.李德裕《伊川晚眺(tiào)》诗:“汉储何假终南客,角(Lù)里先生在谷中。”
《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颜师古注:“四人,谓东园公、绮(Q)里季、夏黄公、甪(Lù)里先生,所谓商山四皓也。”
古地名甪(Lù)里(在今江苏省吴县)亦作“角(Lù)里”。明.王载(Zài)《登莫厘峰》诗:“徘徊犹在东山顶,恍惚烟岚(lán)角(Lù)里招。”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2:58
155、刘嫖怎么读?
刘嫖(Pio):汉文帝与窦太后的长(zhng)女,汉景帝的姐姐,汉武帝的姑妈和岳母(陈阿娇之母)。因其封地在馆陶县(在今河北省南部),人称馆陶公主或馆陶长(zhng)公主,汉武帝尊其为窦太主。其丈夫堂邑侯陈午早亡,她养了一个叫董偃的男宠,汉武帝称董偃为“主人翁”。
《史记.外戚世家》:“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Pio),后生两男。”唐.司马贞索隐:“音疋(p)消反。”
《汉书.外戚传上》唐.颜师古注:“嫖(Pio)音匹昭反。”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pio)以忽。”顏師古注:“孟康曰:‘嫖(pio)音匹昭反。’尊章犹言舅姑也。今关中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
《后汉书.桓谭列传》:“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唐.李贤注:“陈皇后,武帝姑長(zhng)公主嫖(Piào)女也……嫖(Piào)音匹妙反。”
《康熙字典》:“嫖……又《集韵》卑遥切(qiè),音猋(bio)。女字。”
《广韵》:“嫖,身轻便也。”抚招、匹妙二切(qiè)。
按:疋(p)消反、匹昭反、抚招切(qiè)皆音pio,匹妙反音piào,故刘嫖之嫖亦有pio、piào、bio三读。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4:20
156、仇十洲怎么读?
仇(Qiú)十洲:即仇(Qiú)英。明代画家。字实父(f),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居苏州(今属江苏)。
《红楼梦》第五十回:“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薛宝琴)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Qiú)十洲画的《双艳图》。’”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4:57
157、墨杘怎么读?
墨(Méi)杘(chì):狡诈;无赖。寓言中用作人名。
《列子.力命》:“墨(Méi)杘(chì)、单(Zhàn)至(dié)、啴(chn)咺(xun)、憋(Bi)懯(f),四人相(xing)与(y)游于世,胥如志也。”张湛注:“墨(Méi),音眉;杘(chì),勑(chì)夷反。默诈之貌。”
唐.皮日休《反招魂》:“朝(zho)刀锯而暮鼎镬(huò)兮,上暧(ài)昧(mèi)而下墨(méi)杘(chì)些(suò)。”
明.唐顺之《小楼宴坐》诗之二:“自疑戾(liè)契(qiè)终为病,欲学墨(Méi)杘(chì)又不能。”
清.黄遵宪《纪事》诗:“墨(Méi)杘(chì)与侏(Zhu)张,相见辄(zhé)握手。”按,《方言》第十:“央亡、墨(méi)杘(chì),姡(huó)狯(kuài)也。江、淮之间或谓之无赖。”——《汉语大词典》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5:18
158、宛若怎么读?
宛(Yun)若:汉代女子名。《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xiàn)神于先后宛(Yun)若。宛(Yun)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裴骃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Yun)若,字。”司马贞索隐:“(先后)即今妯娌也……宛(Yun)音冤。”后世用为妯娌的代称。《聊斋志异.霍女》:“妾家虽贫,无作贱媵(yìng)者,无怪诸宛(yun)若鄙不齿数(shuò)矣!”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5:43
160、袁隗(Wi):字次阳。袁绍、袁术之叔。汉献帝初任太傅。董卓专权,袁氏兄弟起兵反卓,卓恐袁隗(Wi)为内应(yìng),遂(suì)将其全家杀害。
《三国演义》第五回:“(李)儒曰:‘今失了上将华(Huà)雄,贼势浩大。袁绍为盟主,绍叔袁隗(Wi),现为太傅;倘或里应(yìng)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b)。’卓然其说,唤李傕(Jué)、郭汜(Sì)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Wi)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Wi)首级去关前号令。”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灵帝熹平元年》:“十二月,司徒许栩罢;以大鸿胪袁隗(Wi)为司徒。”元.胡三省(xng)注:“隗(Wi),五罪翻。”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6:17
161、郭隗怎么读?
燕(Yn)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仇。郭隗(Wi)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Wi)始。况贤于隗(Wi)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wèi)隗(Wi)改筑宫而师事之。乐(Yuè)毅自魏往,邹(Zu)衍(Yn)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Yn),燕(Yn)国大强。参见《战国策.燕(Yn)策一》。后人传说昭王为(wèi)郭隗(Wi)筑台,上置黄金,以示招贤纳士之意,名黄金台、隗(Wi)台。(见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唐罗隐《送章碣(Jié)赴举》诗:“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Wi)台。”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资治通鉴.周纪三.赧(Nn)王三年》:“(燕(Yn)昭王)谓郭隗(Wi)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Yn)……’”元.胡三省(xng)注:“隗(Wi),五罪翻。”
回应赞 (1)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7:12
161、射姑怎么读?
射(Yì)姑:人名。1、春秋时曹庄公名,姬(J)姓。公元前701-前671年在位。《春秋.桓(Huán)公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Yì)姑来朝。”唐.陆德明音义:“射(Yì)姑,音亦。又音夜。”《汉书.古今人表》:“曹严公亦姑。”曹严公,即曹庄公。避东汉明帝刘庄之讳,“庄”改为“严”。《史记·管蔡世家》:“五十五年,桓(Huán)公卒,子庄公夕(Yì)姑立。”司马贞索隐:“夕(Yì)姑,上音亦,即射(Yì)姑也,同音亦。”2、又作“夜(Yè)姑”。狐射(Yì)姑。字季,食邑于贾(Ji),故又称贾(Ji)季。春秋时期晋国人。狐偃(Yn)(晋大(dà)夫(f)狐突之子,晋文公重(Chóng)耳的舅父,与晋同为姬(J)姓)之子。任晋中军将,太傅阳处(Ch)父(f)对晋襄公说他不如赵盾贤能,使他与赵盾易位,改任中军佐。后与相国赵盾争立新君失败,狐射(Yì)姑派狐鞫(J)居刺杀了阳处(Ch)父(f),不久为赵盾所逼,奔于潞国。《左传·文公六年》:“六年(公元前621年),春,晋蒐(su)于夷,舍(sh)二军,使狐射(Yì)姑将中军,赵盾佐之。”唐·陆德明音义:“狐射(Yì)姑,音亦。一音夜。”《公羊传》作“射(Yì)姑”,唐·陆德明音义:“射(Yì)姑,音亦。又音夜。《谷梁》作‘夜’。”《谷梁传》作“夜(Yè)姑”。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7:37
162、呼韩邪怎么读?
呼韩邪(yé):匈奴单(chán)于。1、呼韩邪(yé)(?-前31)。名稽(J)侯珊。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立为单(chán)于。后为兄郅(Zhì)支单(chán)于所败,于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归附西汉,次年率所部南迁汉光禄塞(sài)下(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阴山北麓)。汉元帝将宫人王昭君妻(qì)之。在西汉的支持下,恢复对匈奴全境的统治。自呼韩邪(yé)附汉后,匈奴与汉朝保持和好关系达六七十年。2、呼韩邪(yé)(?-56)。即【醯的右上角变为兮】(X)落尸逐鞮(d)单(chán)于。名比。原为日逐王,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自立为单(chán)于。初立庭五原西,后徙西河美稷(jì)(在今山西汾阳西北)。东汉屡助以大量粮食、牛羊和彩缯(zng),巩固了南匈奴对汉廷的臣属关系。——参阅《辞海》《辞源》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8:30
163、翁卷怎么读?
翁卷(Jun):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Yuè)清(今属浙江)人。以布衣终。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史记·苏秦列传》:“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sè)女戟,韩氏太原卷(jun)。’”唐·张守节正义:“卷(jun),轨免反。刘伯庄云:‘太原当为太行。卷(jun)犹断绝。’”卷(jun)、续反义相协,故名卷(Jun)字续古。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jun)舒。”卷(jun),卷(jun)起来。舒,舒展开。卷(jun)、舒亦反义相协,故名卷(Jun)字灵舒。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29:44
164、干将、莫邪怎么读?
干(gn)将(jing):古剑名。相传春秋吴有干(Gn)将(jing)、莫邪(yé)夫妇善铸剑,为(wèi)阖(Hé)闾(l)铸阴阳剑,阳曰“干(gn)将(jing)”,阴曰“莫邪(yé)”。干(Gn)将(jing)藏阳剑献阴剑。吴王视为重宝。事见汉·赵晔(yè)《吴越春秋·阖(Hé)闾(l)内传》。又据晋干(Gn)宝《搜神记》卷十一、《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异志》载(zi),楚人干(Gn)将(jing)、莫邪(yé)夫妇为楚王铸雌雄二剑,三年乃成。干(Gn)将(jing)以误期自分(fèn)必死,乃留雄剑嘱其妻:若生男,告以剑所在。干(Gn)将(jing)果被杀。其子长(zhng),得客助舍身为(wèi)父复仇。鲁迅《故事新编·铸剑》即演述此故事。后亦以“干(gn)将(jing)”泛称利剑。唐·韩翃(Hóng)《送刘侍御赴陕州》诗:“紧羁(j)映骕骦,后骑佩干(gn)将(jing)。”宋·叶适《赠赵季清县丞》诗:“五月凉如秋,照夜干(gn)将(jing)白。”明·王廷臣《矫志篇》诗:“干(gn)将(jing)不试,世比铅刀。”清·赵翼《酬啬(Sè)生郡博见赠韵》:“堆盘火齐光眩眸(móu),干(gn)将(jing)出匣万鬼愁。”——《汉语大词典》。干(Gn)不可繁化。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0:49
165、提弥明怎么读?
《汉语大词典》:“提(Chí),姓。春秋晋有提(Chí)弥明。见《左传·宣公二年》。”《公羊传·宣公六年》作“祁(Qí)弥明”。《史记·晋世家》作“【上二下川】(Shí)眯明”。提(Chí)弥明,晋国相国赵盾的骖(cn)乘(shèng)。《公羊传·宣公六年》:“(晋灵公)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sì)之。赵盾之车右祁(Qí)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yì)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赵盾起,将进剑。祁(Qí)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bá)剑于君所?’赵盾知之,躇(chuò)阶而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zh)之,獒亦躇(chuò)阶而从之;祁(Qí)弥明逆而踆(cún)之,绝其颔(hàn)。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在元杂剧《赵氏孤儿》及后来根据此剧改编的戏曲中都有提(Chí)弥明这个人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1:19
166、喫诟怎么读?
喫(Kài)诟(kòu):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Zhì)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Kài)诟(kòu)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wng),象罔(wng)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陆德明释文:“喫(Kài),口懈反。诟(kòu),口豆反。司马云:‘喫(Kài)诟(kòu),多力也。’”
唐.贾餗(Sù)《百步穿杨叶赋》:“克中(zhòng)之时,喫(Kài)诟(kòu)不能以施力。”
一说善言力诤(zhèng)者,则读喫(Ch)诟(gòu)。成玄英疏:“喫(Ch)诟(gòu),言辩也。”
注意:“喫(Kài)”不可简化为“吃”。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1:42
167、杜重远怎么读?
杜重(Zhòng)远:吉林怀德(今公主岭市)人。1934年在上海创办《新生》周刊,因刊登《闲话皇帝》一文,被国民党政府以“妨碍邦交”罪判处(ch)徒刑一年零二个月。西安事变中,赞成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3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论(Lún)语.泰伯》:“曾(Zng)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zhòng)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zhòng)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电影《西安事变》中读为杜chóng远,误。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2:08
168、伍员怎么读?
伍员(Yún):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dà)夫(f)。楚大(dà)夫(f)伍奢(Sh)次子。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伍奢(Sh)被杀,他经历宋、郑等国入吴。后帮助阖(Hé)闾(l)刺杀吴王僚(Liáo),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吴王夫(Fú)差(ch)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渐被疏远。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辞海》
《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子问于伍员(Yún)曰”唐.陆德明释文:“伍员(Yún),音云。”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伍员(Yún),字子胥。《广雅.释诂三》:‘员(yún),众也。’王念孙疏证:‘《说文》:员(yún),物数(shù)也。春秋楚伍员(Yún)字子胥。《尔雅》:佥(qin)、咸、胥,皆也。是众之义也。《说文》:【員云】(yún),物数纷【員云】(yún)乱也。’是‘员(yún)’‘胥’皆为众多,故相协。‘子’为男子美称。”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2:28
169、能延寿怎么读?
能(Nài)延寿:唐代人。能(Nài),姓。唐代有能(Nài)元皓(hào),为安禄山部将,后归降唐军。宋代有能(Nài)自宣,为名医。明代有能(Nài)监,博学多闻,官始兴(xng)县(今属广东省)令,颇有政绩。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2:51
170、咸宣怎么读?
《汉书.酷吏传.咸(Jin)宣》:“咸(Jin)宣,杨(在今山西洪洞(tóng)县)人也。以佐史给(j)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征为厩(jiù)丞。官事办,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fù)偃(Yn)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者几(j)二十岁。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然独宣以小至大,能自行之,难以为经。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Méi)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颜师古注:“咸(Jin)读减省之减。”《史记.酷吏列传》作“减宣”。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4:16
171、刘睃怎么读?
刘睃(Jun):西汉有鲁文王刘睃(Jun)。见《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晋灼曰:“睃(Jun),音镌。”颜师古曰:“睃(Jun),音子缘反。”睃(Jun),人名用字。三国时有刘璋部将刘晙(Jùn),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睃(Jun)、晙(Jùn)形近,易误。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4:44
172、吞景云、吞道元怎么读?
《广韵》:“吞(Tin),他前切(qiè)。姓也。汉有吞(Tin)景云。”《通志.氏族五》:“吞(Tin)氏,音天。汉有吞(Tin)景云,望出晋阳。”
吞(Tin)道元:晋代贫士。作《与天公笺》,向天诉说贫苦之状,后世文人遂(suì)以《天公笺》为诉苦之典。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杨用脩(xi)《丹铅续录》云:‘吞(Tin)姓自古有之,若《氏族全书》有吞(Tin)景云,晋有吞(Tin)道元《与天公笺》者,今类书引用改‘吞(Tin)’为‘查(Zh)’,盖不知有吞(Tin)姓也。《书叙指南》所引犹是吞(Tin)字,可以为证。’”唐.皮日休《苦雨杂言寄鲁望》诗:“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5:17
173、郇模怎么读?
郇(Huán)模(Mó):《旧唐书.代宗本纪》《旧唐书.元载(Zài)传》《新唐书.元载(Zài)传》作“郇(Huán)谟(Mó)”。《广韵.删韵》:“郇(Huán),户关切(qiè)。姓。出绛州。又音荀。”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代宗大历八年(七七三年)》:“九月……癸未,晋州(今山西临汾)郇(Huán)模(Mó),以麻辫发(fà),持竹筐苇席,哭于东市。人问其故,对曰:‘愿献三十字,一字为一事;若言无所取,请以席裹尸,贮筐中,弃于野。’京兆以闻。上召见,赐新衣,馆于客省。其言‘团’者,请罢诸州团练使也;‘监’者,请罢诸道监军使也。”元.胡三省(xng)注:“郇(Xún),须伦翻;古国名,后世以国为姓。”
《康熙字典》引明.王世贞《宛委余篇》:“郇(Xún)越之郇(Xún),音荀。郇(Huán)模(Mó)之郇(Huán),音环。”
今姓郇者,多读Huán,分布于全国各地,以郇(Huán)模(Mó)为始祖。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5:55
174、洗夫人怎么读?
洗(Xin)夫人:?--约602。南朝、隋初岭南少数民族女首领。高凉(今广东阳江西)人。世为首领,有部落十余万家。多智谋,善用兵。嫁梁.高梁太守冯宝。宝死后,她积极助陈统一岭南。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遣其子冯僕(Pú)朝见陈武帝。后以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Hé),封石龙太夫人。开皇九年(589年)迎隋将韦洸(Gung)入广州,不久,又遣孙冯盎(àng)击平王仲宣叛乱,隋文帝封她为谯(Qiáo)国夫人。——《辞海》
洗(Xin),岭南姓,冼(Xin)星海之冼(Xin)源于此。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6:14
175、粘罕怎么读?
粘(Nián)罕,即完颜宗翰,金代大将。今台湾、福建两省多此粘(Nián)姓,传为粘(Nián)罕之后。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6:48
176、氾胜之怎么读?
氾(Fán)胜之:西汉农学家。成帝(前32-前7)时为议郎。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关中平原)提倡种麦,获得丰收。后升迁为御史。由于所传农学著作《氾(Fán)胜之书》而闻名于后世。——《辞海》
《广韵.凡韵》:“氾(Fán),姓。出燉(Dn)煌、济(J)北二望。皇甫(f)谧(Mì)云:本姓凡氏,遭秦乱,避地于氾(Fán)水,因改焉。汉有氾(Fán)胜之,撰书言种植之事。”
《通志.氏族略三》:“氾(Fán)氏,周大(dà)夫(f)食采(cài)于氾(Fán),因以为氏。”
按:“氾(Fán)”,《辞源》音fàn。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7:21
177.散(Sn)宜生:周代人。《书.君奭(Shì)》:“亦惟有若虢(Guó)叔,有若闳(Hóng)夭(yo),有若散(Sn)宜生。”于省(Xng)吾新证:“虢(Guó)、散(Sn)皆以国邑为姓氏。”《通志.氏族略四》:“散(Sn)氏,文王四友有散(Sn)宜生。今江都有此姓。”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7:38
178、贲赫、贲休怎么读?
《汉语大词典》:“贲(Féi),姓。《史记.黥(Qíng)布列传》:‘医家与中大(dà)夫(f)贲(Féi)赫对门。’司马贞索隐:‘贲(Féi)音肥,人姓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董宪将贲(Féi)休以兰陵城降。’李善注:‘前书曰:贲(Féi)赫,贲(Féi)音肥。今姓作奔音。’”《现代汉语词典》:“贲(Bn),姓。”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8:04
179、孟贲怎么读?
孟贲(Bn):战国时勇士。《史记.范睢(Su)(雎(J))蔡泽列传》:“成荆、孟贲(Bn)、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裴骃集解引许慎曰:“孟贲(Bn),卫人。”
《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Bn)远矣。”朱熹注:“贲(Bn),音奔。孟贲(Bn),勇士。”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8:30
180、温庭筠怎么读?
温庭筠(yún):?—866。唐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寄家江东。每入试,押官韵,八叉(ch)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ch)。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秾(nóng)艳。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d)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sàn)佚(yì),后人集有《温庭筠(yún)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干(Gn)【月巽】(sn)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辞海》
筠(yún),竹子。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8:51
181、江竹筠怎么读?
江竹筠(yún):1920—1949。四川省自贡市人。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为小说《红岩》里江姐的原型。
筠(yún),竹之青皮。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9:16
182、庾信怎么读?
庾(Y)信(Xìn):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肩吾之子。初仕梁,后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piào)骑(qí)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善诗赋、骈(pián)文。在梁时作品绮(q)艳轻靡(m),与徐陵皆为当时宫廷文学的代表,时称“徐庾体”。暮年所作,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变化,如《哀江南赋》、《枯树赋》等,感伤遭遇,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风格也转为萧瑟苍凉,为杜甫(F)所推崇;但有过于雕琢和用典太多之病。原有集,已散(sàn)佚(yì),后人辑有《庾子山集》。——《辞海》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庾信(Xìn),北周人。字子山。《诗.小雅.信(Shn)南山》:‘信(shn)彼南山,维禹甸之。’名字虽用此《诗》典,但言外之意则谓其人诚信(xìn),如山之永固。”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39:49
183、赵执信怎么读?
赵执信(shn):清代诗人。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颜神镇(今属淄博)人。康熙进士,官右赞善。因在“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huán)圭,侯执信(shn)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信(shn),通“伸”。与“躬”相对。信(shn)圭即为侯爵的“符”。赵执信(shn)字伸符,其名、字当源于此。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47:59
184、古成诜怎么读?
古(K)成:复姓。本姓苦成。春秋时晋景公大(dà)夫(f)郤(Xì)犨(Chu)食采(cài)于苦城(在今宁夏盐池城东北),称苦成叔子,其后遂(suì)以为氏。《广韵》:“汉有广汉太守古(K)成云。古(K)音枯。”后秦有给(j)事黄门侍郎古(K)成诜(Shn),以能文而参与朝政。见《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0:44
185、贾菌怎么读?
贾菌(Jùn):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与贾兰(蘭)最好,二人同属“艹”字辈。《红楼梦》第九回:“这贾菌(Jùn)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chóng)孙,其母亦少(shào)寡,独守着贾菌(Jùn)。这贾菌(Jùn)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坐。谁知贾菌(Jùn)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淘气不怕人的。”
菌(jùn)是灵芝、蘑菇之类,菌(jn)是细菌。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1:20
186、高柴怎么读?
高柴(C):字子羔,春秋时期卫国人,一说是齐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下》:“卫高柴(C),字子羔。柴(C)读为【上此下羊】(c),同声假借也。《说文》:‘【上此下羊】(c),羊名。蹏(tí)皮可以割桼(q)。’《诗.召(Shào)南.羔羊》传云:‘小曰羔,大曰羊。’”《本草纲目.兽一.羊》:“【上此下羊】(c)羊,出西北地。”
然王氏之说晚出,人读高柴(Chái)久矣。宋.楼钥(Yuè)《为倪正父(f)尚书题壮怀堂扁以诗来谢次韵》:“久矣君宜任弼谐,果随召驲(rì)上天阶。几年不作相逢梦,一日俄倾积别怀。情厚夫君几(j)鲍叔,愚如老我类高柴(Chái)。它时户册高悬后,直欲扁(pin)舟访水涯。”
《论(Lún)语.先进》:“柴(Chái)也愚,参(Shn)也鲁,师也辟(pì),由也喭(yàn)。”又:“子路使子羔为费(Bì)宰。子曰:‘贼夫(fú)人之子。’”
《史记.卫康叔世家》:“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Chái)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1:38
187、祭公谋父怎么读?
祭(Zhài)公谋父(f):周公之后,周穆王的卿士。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穆王伐犬戎。见《国语.周语上》及《史记.周本纪》。祭(Zhài),封国名;公,爵号;谋父(f),名。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1:55
188、田飒怎么读?
田飒(Lì):东汉时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七年,公元31年)冬,卢芳所置朔(Shuò)方太守田飒(Lì)、云中太守乔扈(Hù)各举郡降(xiáng)。”李贤注:“音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2:19
189、祝枝山怎么读?
祝枝(Qí)山:即祝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文学家。字希哲,因天生右手拇指旁生一歧(qí)指,故自号枝(Qí)山,又号枝(Qí)指生、枝(Qí)指道人、枝(Qí)山樵(qiáo)人、枝(Qí)山老樵(qiáo)等,长洲(治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Xng)宁知县,迁应(Yìng)天府通判。与唐寅(Yín)、文徵(Zhng)明、徐祯(Zhn)卿并称“吴中四子”。能诗文,工书法,小楷学钟繇(Yáo)、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jìng)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但时有失笔。与文徵(Zhng)明、王宠为当时书家代表。有《怀星堂集》等。又撰有《兴(Xng)宁县志》,稿今存。——参阅《辞海》《汉语大词典》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2:34
190、穆莳怎么读?
穆莳(Shì):《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入堂屋中……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qiàn)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j)昭日月,堂前黼(f)黻(fú)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jiào)弟勋(xn)袭东安郡王穆莳(Shì)拜手书。”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3:04
191、泠苞怎么读?
冷(Lng)苞:东汉末年人,为益州牧刘璋部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璋遣刘璝(Gu)、冷(Lng)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Fú),皆破败,退保绵竹。”。《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演义》皆误作“泠(Líng)苞”。《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时部下将佐刘璝(Gu)、泠(Líng)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曰:‘主公且休欢喜。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姓冷(Lng)之冷(Lng),旧亦有读冷(Líng)者。《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驷望忠侯冷广。”颜师古注:“冷(Líng),音零。”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3:31
192、高渐离怎么读?
高渐(Jiàn)离:战国末年燕(Yn)国人,善击筑。与荆轲交好。秦始皇并六国后,他借机接近秦始皇,以筑击之,不中,被杀。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Yn),爱燕(Yn)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Jiàn)离。”唐.司马贞索隐:“筑似琴,有弦,用竹击之,取以为名。渐(Jiàn)音如字,王义(之)音哉廉反。”哉廉反,对应今音为jin。又:“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Jiàn)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zhòng)赦之,乃矐(huò)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Jiàn)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p)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Jiàn)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高渐(Jiàn)离,《战国策》《汉书》皆无注音。筑,旧读zhú,不可繁化为“築”。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4:04
193、杨倞怎么读?
杨倞(Jìng):唐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代,官至大理评事。所作《荀子注》,是流传至今最早的《荀子》注本。
《说文》:“倞(jìng),彊(qiáng)也。”又:“劲(jìng),彊(qiáng)也。”又:“勍(qíng),彊(qiáng)也。《春秋传》曰:‘勍(qíng)敌之人。’”
《广雅.释诂一》:“倞(jìng),强也。”王念孙疏证:“《说文》:‘倞(jìng),彊(qiáng)也。’《尔雅》:‘競,彊(qiáng)也。’競与倞(jìng)通,倞(jìng)、競、强,声并相近。”
《广韵》:“倞(jìng),强也。渠敬切。”
倞(liàng)之义为找寻。杨倞(Jìng)时代的字书、韵书皆释倞(jìng)为强义,且古人多有以强义之字为名字者,故杨倞(Jìng)之倞(Jìng)不可能读倞(liàng)。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4:26
194、陈寅恪怎么读?
陈寅恪(kè):1890-1969,中国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生于长沙。维新四公子之一陈三立之子。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陈寅恪(kè)之恪(kè),有人主张读kè,有人主张读què,主张读què者的依据是陈本人及其家人读què。查现行《辞源》等权威辞书,恪(kè)字无què音。陈寅恪(kè)本人及其家人读“恪(kè)”为què纯是方音,并无特殊意义,且《陈寅恪(kè)集.书信集.致傅斯年第七十六》署名为“Chen
Yin
Ke”(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故陈寅恪(kè)之恪(kè)当读恪(k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27日联合下发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恪统读kè。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4:53
195、严学宭怎么读?
严学宭(qún)(1910--1992):语言学家。号子君,江西省分宜县人。生前曾任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所长,《语言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等。《汉语大字典》:“宭(qún):群居。《说文》:‘宭(qún),群居也。’……引申为某种事物荟萃之处。如:学宭(qún)。”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5:36
196、李讷怎么读?
李讷(Nè):李敏,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李讷(Nè),毛泽东与江青之女。为了保密,战争年代毛泽东曾化名李得胜,取“理应得胜”之义,故李敏、李讷(Nè)姓“李”而不姓毛。《论(Lún)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意为君子要少说多做,勿夸夸其谈。李敏、李讷(Nè)之名源于此。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6:05
197、蔡薿怎么读?
蔡薿(N):1067—1123。字文饶。开封人。宋徽宗崇宁五年参加殿试,因谀蔡京,被擢(zhuó)为进士第一。后攀附蔡京,屡随蔡京沉浮而升降。曾任杭州知州,官至翰林学士。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7:12
198、妺喜怎么读?
妺(Mò)喜:也作“妺(Mò)嬉”、“末喜”、妹(Mèi)嬉。夏桀(Jié)之妃。
《国语.晋语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Mò)喜女(n)焉。妺(Mò)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韦昭注:“有施,喜姓之国,妺(Mò)喜,其女也。”
《楚辞.天问》:“妺(Mò)嬉何肆,汤何殛(jí)焉?”
《幼学琼林.妇女》:“三代亡国,夏桀以妺(Mò)喜,商纣以妲(Dá)己,周幽以褒姒(sì)。”
传说商汤在鸣条打败夏桀,桀与妺(Mò)喜奔南巢之山,终被杀。
《吕氏春秋.慎大》作“末嬉”,《荀子.解蔽》《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作“末喜”。
《康熙字典》:“妺(mò)……又桀妻妹(Mèi)嬉通作妺(Mò)嬉。按:《路史》注:‘妹(mèi),以妹(mèi)妹(mei)目之。’似宜从妹(mèi)。”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7:34
199、裨谌怎么读?
裨(Pí)谌(Chén):春秋时郑国大(dà)夫(f),姓裨(Pí),名谌(Chén),字灶。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论(Lún)语.宪问》:“子曰:‘为(wéi)命,裨(Pí)谌(Ché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8:19
200、韩复榘怎么读?
韩复榘(j):1890-1938,直隶霸县(今属河北)人,字向方。行伍出身。原为冯玉祥部将领,曾任国民联军第六路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山东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因不战而放弃山东,被蒋介石下令逮(dài)捕(b)处(ch)决。——《辞海》。榘(j),今为“矩(j)”的异体字,但韩复榘(j)之榘(j)仍作榘(j),不作矩(j)。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8:57
201、李悝
李悝(Ku):前455-前395,战国时法家。初为魏国上地之守,后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dí)”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言论见于《汉书.食货志》、《晋书.刑法志》等。《汉书·艺文志》著录《李子》三十二篇,已佚。一说李悝(Ku)即李克。——《辞海》
回应赞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2014-11-10 21:59:42
202、吴昜怎么读?
吴昜(Yáng),南明抗清将领。字日生,苏州吴江人。崇祯进士。弘光帝时在史可法幕下任职方主事。南京失陷后,起兵抗清,以长白荡为根据地。隆武帝授官江南总督、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王也封他为长兴伯。旋为清将吴胜兆所败,泅水脱走,次年再度屯兵长白荡,战败被俘而死。
前一篇:第二次月考结束
后一篇: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