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标签:
365齐白石邹俊亮国画蝉蝉【作者】虞世南 |
http://s10/mw690/006i4Womzy77rqT8I89d9&690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TITLE="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
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一
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
http://s12/mw690/006i4Womzy77rr4Pxt91b&690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TITLE="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
赏析二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
http://s15/mw690/006i4Womzy77rsbzfCCee&690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TITLE="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
作者介绍
http://t11.baidu.com/it/u=3785202760,1665593673&fm=58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TITLE="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百科详情>>
http://s11/mw690/006i4Womzy76OHJOWrEfa&690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TITLE="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