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折中砥砺,艰难处感动

(2021-10-21 16:08:50)

即便是平凡的日子,也有难忘和感动。以啰嗦的语言,用流水账的方式,记录艰辛而曲折的成长经历,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恩和幸福!

任务袭来从容应对

“所有参加市级决赛的36位教师必须提供两节视频课(省级评选要求提供两节),一节与平台上传的内容一致,另一节可以任意选择,于本周二下班前交区教育局普教科,教育局周三早上统一报市局。请相关学校大力支持,尽快安排教学录像,按时报送教学光盘或者U盘。”

周一上完第四节课后,12点05分打开手机看到QQ群的消息,我心里不由一紧,满打满算一天半时间,完成两节录像课,任务相当艰巨!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规定上课内容,虽上学期比赛讲过,暑期也修改完善了,但是当时是15分钟的微型课,这次要提交成40分钟的常规课。而且内容在必修四,用高二学生吧,学生既没带书我也不熟悉;用高一学生吧,学生既没有古文学习的积淀也没有教材。任意选择一节课,选择哪一节?任务突袭,一时间中午的饥饿感都不知去向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录播教室到底能不能用,这是首先要核实的。午休时间,我硬着头皮拨通了马静主任的电话,说明情况后,在得知东录播室可以正常使用时,心里稍轻松了些。

周一晚上必须备好两节课,周二上午录课,下午剪辑、压缩、刻录并上交。只有按照这个时间节点,自己才会有稍微的回旋余地。

选课,备好课,是当务之急。结合市、区两级的要求,考虑到时间问题,自选课采用上一年度录制的《陈情表》,视频、课件、教学设计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按照视频格式要求稍加剪辑就行。为此,我一方面暗自庆幸自己平时的积累,一方面压力瞬间减半。《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的微型课教学内容是“廉蔺交欢”,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哪些环节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有效突破重难点?

学生,就用自己的学生——高一学生;教材,就采取复印的形式,保证二人一份;没学,就利用晚自习给学生梳理文意;校服,借高二学生的校服。反复思考着问题,一下午的时间在研读教材和教参中流过。

第八节教研会,教研组长蒋凌冰老师知道我忙于录课准备,特意替我给领导请了假,为我争取了时间。办公室我复印教材时,高聪利主任热情帮助,拿出了仅剩不多的一沓A4纸。放学时分,正巧碰着曹有利老师,谈起借24件校服的事,小曹老师一口应允。考虑到学生基础和文本较长的问题,晚自习占用了李海盈老师的六班自习,李老师一口一个“没事,你忙你的”。晚自习虽有家长来访耽误了回家,但陈鸿翊老师打来电话“礼轩,我等你”。深秋之夜,疲惫之中,种种事,个个人,使我倍感暖意。

在输入了最后的教学环节后,教学设计完成了,时已子时。躺下,我又将教学步骤在脑海中一一过了一遍。

按部就班希望在前

黎明,一片漆黑。路灯下,国槐暗黄的叶子洒落一地,只有早餐摊点的摊主和环卫工们忙碌着。一路小跑,赶至四五年来乘坐王宁顺车的潏河桥头。不管酷暑还是严冬,从这里,他载着我总是第一波到学校。

匆匆吃过早饭,急匆匆地跑上休息室补充、完善了课件。趁着雒仲利老师进来,在他的帮助下,课件得到有效调整、保存,细节上更完美了。

教材到位了,校服到位了,30名学生也准备就绪了。按照原定计划,第一节课,我在班级理了理思路,顺了顺程序。第二节课录课开始,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我个人教学组织有条不紊,一切都按照我的教学设计顺利进行着。铃音响起,按下结束键。返回至录课记录,“什么也没有”——我白录了!虽有如此结果的预计,但想到刚才课堂的生成和机智,不免有些遗憾。对于上课,我总喜欢准备充足的第一节,因为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意外”令人振奋、新奇、追寻,至于第二次总有演戏之感,死水微澜,缺少了课堂该有的跌宕起伏。除非是教学对象发生变化。第三节只能重来了。从开始到结束,我小心翼翼。因为熟练,四平八稳,整个过程倒还顺利。

录课结束,简单吃过午饭即开始投入剪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叫来学生赵嘉泽帮忙,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下午第二节课剪辑顺利结束。因为采用手机剪辑,在将视频从手机导入到电脑时出现了问题,幸有雒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问题迎刃而解了。按照要求压缩,问题又来了,再次叫来赵嘉泽,还有班级电脑高手米宝瑞,听着他们有节奏的敲击键盘,我紧张的心放下了。压缩成功!我不由惊讶、佩服我的学生的能力,我也庆幸有学生的及时帮助!

赶在教育局六点下班前刻录、上交。边走边跑,急火火地赶到王曲桥头乘车。车行至中途就收到群里消息,“可以提交U盘且要提交教学设计和课件,今天来不及上交的老师明天九点前务必交来”。

晚上我坐在电脑前,从教学设计、课件到文件命名,我一一检查、修改、完善。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尽量保证让评委老师舒心。当时针指向12时,我合上电脑,一个懒腰浑身舒爽。

问题丛生柳暗花明

今年的雨特别多。一早,路灯下的地面明晃晃的,一个个小水潭明灭可见。老时间,老地方,老规矩,我们一行早早来到学校。

早餐时碰到赵嘉泽,他问:“老师昨天的视频好着没?”我对他说明了还没有提交的原因。

简单就餐后,我又一路小跑赶上办公室,打开电脑,插上U盘,双击,“文件损坏”,我惊出一身冷汗。9点就要送教育局,问题又出现了!急切中我跑着到教室叫来了刚到教室的赵嘉泽、米宝瑞。在两个学生的尝试下问题明晓了——昨天存储的文件不够,所以打不开。要想正常打开,得把压缩后的10个文件都传过去,而一节课的压缩文件大概得传半小时,两节课需要一小时,此时已近八点。

无奈之下,只能等待12.78G的文件一秒秒的传着,做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干耗着。眼看教育局给出的提交时间要到了,因为缓慢,准备开车送我的王宁也只能耐心的等待着。我既焦急也愧疚。

一秒秒的跳过,一个小时总算这样结束了。可以送了!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二十分钟的车程,王宁直接送我至教育局门口。在教育局负责老师查验后,我被告知“打不开”,我一子就懵了!

为了节省时间,负责的秦老师建议用邮件传送,但文件太大传不过来。焦躁中我想到教研室的王海凤老师,她也许会帮上忙。我从6楼顺着楼梯火速跑到3楼,电话叫来正忙着的王老师,王老师尝试后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我联系马静老师让她用U盘帮我拷贝,再安排我的学生给我送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法了。然而,马静就是清空了自己U盘的所有内容后还是不能复制。手足无措中我定定神,“我只能赶回去了”。由于我的故障,我成为了36名老师中最后提交的一位,负责老师安排我把全部U盘和光盘送到西安教育电视台。

心想着,回学校拷贝原始视频很快,两点就可以将材料准时送到。我也就如此想负责老师承诺着。坐着出租车,我心神不宁,火急火燎地回校。

一进校门,接到做核酸检测的通知,我没有时间可耽搁。放下抱着的光盘和U盘,我迈开腿,一路快跑赶到检测点,得到前面排队人群的许可后我插队做了检测,我又一路跑回学校,跑上三楼。

此时已近十一点半,我尝试着拖动原视频至U盘,但反复几次无济于事。我又向李雪亮老师询问了技术,重新尝试,还是不起作用。临近12点放学,无奈中我又叫来了米宝瑞和赵嘉泽。说明情况后,米宝瑞进行了尝试,还是不起作用。我又拨通了学生左光涛的电话,在左光涛的指导下,米宝瑞一步步地格式化U盘,用格式工厂进行转换。大文件以0.01%的速度一点点进展着,我又只能无奈的死等了。

从十二点到一点四十,6.4G的《陈情表》复制完成,6.38G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转化成了1.6G。我度日如年,我如坐针毡。没有丝毫的饥饿感,以简单的泡面充塞一下。

虽磕磕绊绊总算完成,但一想到这样的数据是不符合要求的,我满是忧愁和忐忑。但我又无可奈何,也就只能取其次——先交了吧!

时间在流逝,我无可奈何,我又惶恐万分。由王曲桥头乘上740,一路我在盘算着还有什么挽救的措施和人选。到了韦曲后,我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广告快印公司,但连走4家,收到都是“无能无力”的答复。

在没有了希望后,我得赶紧将东西送到位于凤城七路的西安教育电视台。一路上,想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想着自己在这件事上的付出,想着自己不符合要求的录像课,感觉没有丝毫的精气神,靠着地铁的舷窗我昏昏沉地迷糊了。

走下地铁,眼前的广告公司让我眼前一亮,我并不死心。但询问后,我默然了。想到也不想快到的西安教育电视台真真地到了,我内心复杂。

联系到何志峰老师后,交接完手续。我将自己的苦恼和问题说给何老师,笑容满面的何老师说“我帮你转”。听到此话,我一下子振奋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何老师不仅答应帮我转换,而且还说帮我上传。此时,我感激万分,我激动不已!

告别和何老师后,我的身体轻盈了许多。在回来的车上我给何老师发去了一段短信:

尊敬的何老师:

您好!我是长安区第八中学田礼轩。感谢您热情的接待,感谢您热心的帮助!

从我们学校到县城韦曲,再到市政中心,一路上我是见到“快印广告”的店面就进、就问,但最终听到的都是“我们没有那个软件”的答复。我内心极度沮丧、失望!“我帮你转就行”——您的热心肠让我再次充满希望!

我是农村学校老师,有幸在区级复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了参加市赛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这太难得,很珍贵!因此,虽然是本周一中午通知,晚上我熬夜备课,上午录课,下午剪辑。因为技术、设备和自我要求高的缘故,周二晚上我又熬夜加班。今早到区教育局提交时,发现格式不对,我立马坐出租回校,中午饭都没有吃,一会儿询问这个,一会儿求助那个,眼看着答应普教科秦老师两点送资料的时间到了,无奈之中,我只能将耗时耗力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大视频按照要求提交了。我满心忧虑!

一路的忐忑,一路的沉重。如果因为格式没有到达到要求而被淘汰,我心不甘,我也很自责。幸好遇到您,有您的帮助,我的顾虑和忧愁没有了,此时我很轻松。

感谢您解决了我的忧虑,给你添麻烦了!谢谢您,何老师!

长安八中

田礼轩

在何老师加了我微信后,我又发了一句话“虽然路远,虽然还有学校一堆工作,但我今天不虚此行,见识上受教了,精神上暖暖的。感谢的话语虽然无力,但是却是我最真实的心里。”

何老师帮我转换成功了,何老师也帮我上传成功了。至此我的任务真正完全结束了。

慢悠悠的600路汽车,驶行了两个小时到达韦曲。此时,已是万家灯火了。我一下车,王海凤老师打开电话询问事情进展的情况,一会儿我的学生左光涛也发来微信询问。我一一回复后,我激动不已,我感慨万千。

虽一路曲折且艰难,但一路频获难忘和感动。一位位同事、老师的帮助和援手,一位位学生的支持和协助,让我温暖,更让我感动而感激。平淡的日子,泛起的涟漪,让我的生活、工作和精神不平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二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