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设计(三)长安区第八中学田礼轩

(2018-08-04 07:59:55)
分类: 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动词的活用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动词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授新:

一、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少仲尼之闻    闻:见识

二、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生死而肉骨

惊天动地

可烧而走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既来之,则安之。

三、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四、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例如:

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执刃而立

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小结:

作业:资料书上动词活用相关联系

板书:

 

 

 

 

 

 

 

 

 

第四课时  形容词的活用及数词的活用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形容词和数次的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授新:

一、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小学而大遗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问其深,则好游者……

常在于险远。

圣益圣

亦以明死生之大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火尚足以明也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高其直   <</font>促织〉 抬高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富国强兵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四、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是古非今    是:以……为正确   非:以……为错误

不远万里    远:以……远

数词的活用

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三、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小结:

作业:资料书上动词活用相关练习;

板书: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动词、使动、意动

数词活用:作动词、作形容词、作名词

课后反思:

呼唤语法回归

    词类活用复习必须以掌握语法知识为基础。即便是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时专门复习过语法,从词性到短语类型,再到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类型,而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词性、句子成分的判断上还是表现出不准确。结合其他专题复习,如病句辨析、句式转换、压缩语段、论述类文本阅读,学生因对语法知识的生疏,不管是现代文还是古文都有障碍。因而平时教学中,或语文教学中应安排语法知识的讲授。语法是语言组织的法则与规范,明晓语法就会按照规范行事,掌握语法就会利用语法评鉴,活用语法就会创造有生命力的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