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古都研学旅行之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研学课程课题

(2018-12-03 15:56:05)
标签: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研学

古都西安研学旅行

西安专业接待服务研学

分类: 陕西研学旅行
  陕西西安古都研学旅行之西安大雁塔简介

  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他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髓。便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广袤无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一路西行直至天竺,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皇室的支持下,他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并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共5层,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诗圣杜甫曾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边塞诗人岑参则写下“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和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陕西西安古都研学旅行之西安小雁塔简介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陕西西安古都研学旅行之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研学课程课题

  大雁塔建在大慈恩寺前面,其标志性建筑为玄奘站立雕像,大雁塔南广场是对佛文化的阐释。多年前,大汉子民就是以长安为起点,浩浩荡荡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丝路之旅。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再从敦煌经楼兰、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丝绸之路,亦是礼佛之路,玄奘往天竺取经,去的同是“西天”。一路颠簸流离,餐风饮露,终抱得经书万卷归。为供奉法师带回来的这些珍贵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大雁塔应运而生。它位于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为五层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

  荐福寺塔—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推荐阅读:古都西安研学旅行收获感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