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柏拉图四书之普罗塔戈拉 (一)

(2018-03-01 14:1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西方政治哲学
http://s1/large/006hFDHhzy7iyf4GzVA0e(一)" />

此文摘抄于刘小枫先生编译《柏拉图四书》

在《普罗塔戈拉》里一名叫希波克拉底的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士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于是拉着苏格拉底,去见普罗塔戈拉,并希望借苏格拉底的推荐而成为普罗塔戈拉的学生。

然而苏格拉底则对希伯克拉底说,在还没有真正认识普罗塔戈拉就决定花钱做他的学生去学习他教授的知识,这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但是,苏格拉底为了让希波克拉底意识到这种事情的错误,最终还是带着希波克拉底去见普罗塔格拉。此处普罗塔戈拉即闻名遐迩的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把希波克拉底带到普罗塔戈拉的面前,普罗塔戈拉问希波克拉底想要个别私下谈,还是当着在场的所有人一起谈。苏格拉底替希伯克拉底回答说,如何谈由普罗塔戈拉自己决定,普罗塔格戈拉毫不迟疑地说,当着在场所有人一起谈。

听到这样的回答,苏格拉底就在心里想:“我猜他很想在普洛狄科和希琵阿斯面前演示一番,让自己充分显得我们这些有爱的人都是冲他而来的。”显然,普罗塔戈拉不仅踌躇满志,而且天性好面子,这里出现的“有爱欲的人”这个词语是《会饮》和《斐德若》中的关键词,在《普罗塔戈拉》中,这个词语指的是众多各色好学的年轻人。换言之,当时那些围绕三位智术师的年轻人想必与希波克拉底相差无几,他们对峙,他们对峙时有外遇,但又对自己的爱欲缺乏认识,并不知道自己的爱欲可能会给自己的灵魂带来什么样的危险。

接下来的整个对话让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挺身挡在了智术师与年轻人的爱欲之间,他凭借高超的修辞技巧,刻意诱导与普罗塔格拉的对话,让年轻人的爱欲免于智术师的诱导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格拉的对话乃至争辩,自始至终都是表演性的。不妨设想,如果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单独在一起,或者仅有极少数的人在场,他一定不会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与普罗塔格拉对话。施特劳斯敏锐地看到,苏格拉底在与普罗塔了的对抗性辩论中多次显得说话不地道或不正义。如强迫普罗塔戈拉做不愿意的做的事情,乃至最后把普罗塔戈拉逼的当众丢面子,然而苏格拉底对普罗塔戈拉的“行不义”是为了更大的“正义”即:救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爱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