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 |
分类: 低头斋笔记 |
今年高考进入录取阶段。这两天有两条相关新闻引发热议。
其一,湖南妹子钟芳蓉让很多人的眼镜跌了两次。首先,她是一个留守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考了676分的超好成绩,为今年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其次,这么好的成绩,完全可以指哪儿打哪儿,然鹅,她却选择了冷飕飕的北大考古专业。
为此,网上吵翻了天。很多人认为钟芳荣冲动不明智(估计肚子里嘀咕的是个“蠢”字),还有人说你家条件那么差——从她是留守孩子推断而来——你不学个热门专业以后多挣钱,而去搞什么寒酸的考古,岂不是太不懂事了嘛。
钟芳荣的回应云淡风轻:喜欢考古,一直对历史有浓厚兴趣。“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很多钱。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挣很多钱回来给他们,所以对金钱看得比较淡。”
顿时感觉钟芳荣像个仙女,抬头看她,好欢喜。而那些对她大不以为然的……不评价也罢。
这事被热议只能说明我们病了,在精神层面。其实更值得好好讨论一下的,是怎样才能让高考状元们不一窝蜂地去学经济金融。也许功利主义是我们民族最大的信仰,高蹈脱俗总是像金子一样宝贵。脚踏实地没错,但在泥巴里面打滚无法自拔绝对是个问题。
第二件事情,因选修科目历史成绩为B+,江苏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白湘菱无缘清华北大,虽然北师大、武大主动向其招手,但她最终投奔的是香港大学,已拿到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这也引来围观如潮、舆论哗然。有的抨击清华北大高傲呆板:“把人才拱手送给港大”,有的指责白湘菱:“北师大、武大不香吗?”
真叫人哭笑不得。既然定了规矩,照规矩办事,北大清华等诸校何错之有?拒北师大武大,又绊动了某些人的哪根神经?即便你是爱国狂,难道香港不是中国的大学?值此香港风云激荡的关头,倒应该向白湘菱的勇气和见识表达敬意。稍感遗憾的是,白湘菱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女儿的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还是未能跳脱状元们的窠臼——或许是我偏狭了。
说重一点,这两件事都是“无事生非”。太平盛世久了,容易平庸无聊,于是鸡毛蒜皮也会被人捣鼓成国宴大菜。只是,现在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吗?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