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即世界
(2017-10-11 16:18:58)
标签:
随笔 |
分类: 低头斋笔记 |
今天早上在江滩公园跑步,看到一个外国女人要给一个遛鸟的中年男人拍照。男人并不拒斥,不过出于好奇吧,不住地问那个外国女人:你是哪个国家来的,你是哪个国家来的……其语句语气,缺乏起码的礼节性修饰,加上武汉话的豪嘎特性,即便是用我们中国人之间的日常标准,也让人觉得粗鲁无礼。这倒在其次,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那种不假思索的劲头,丝毫没有想到,这中国话,而且是方言,人家老外能不能听懂。那外国女人果然十分尴尬,拿着相机茫然无措,拍也不是不拍也不是。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碰到过一件类似的事。在一家快餐店,提供免费饮料。我们一个同伴,一个大叔,用自己的保温杯打了一杯,还嫌不够,见老外都有大纸杯,问我纸杯是怎么回事。我凭经验说,那应该也是免费的吧。他睃巡了一圈,没发现纸杯的出处,于是逮住一个正在打饮料的外国老太太——其实在那里我们才是外国人——也是不住地问,也是用中国话,也是用方言:杯子在哪里拿啊,杯子在哪里拿啊……当然,那个老太太也是被弄得目瞪口呆,甚至有点被吓着了。我在一旁实在不好意思了,便斗胆试用了一下自己稀烂的英语,cup,cup……老太太居然明白了,指了指柜台。我们到柜台前,我继续cup,服务生果断地说,money。我跟大叔说,要收费,大叔潇洒地一挥手说,那算了,面不改色,心跳不跳不晓得。
不服不行啊。江滩那个遛鸟的还好理解一点,在自己的家园,一时半会儿没意识到面前的老外和自己的差异有多大吧。而身在澳大利亚的大叔,眼前晃悠的尽是长相迥异的异族,灌进耳朵里的尽是听不懂的鸟语,还熏陶了那么多天了,怎么能没一点他乡非故乡的自觉呢?也许,有那么一些人,永远自信爆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老子即世界,万物适我是理所当然的。
王羲之诗云:“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有这句诗撑着,腰杆子就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