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母亲和子女

(2017-07-20 15:12:01)
标签:

随笔

分类: 低头斋笔记

记得有一年,老爷子来电话,说战友要聚会,十八号、十九号、二十号三天任选一天,要我帮忙打听这三天的天气预报。顺便问了问我儿子他孙子的近况。我说好好好……一群七老八十的人每年还要聚会!也许正因为七老八十了才积极聚会,抓紧时间哪。当时这么一想,不禁检讨了一下自己,所以一直记得这事。我在心里批评自己,又有三个多月没见他了,有点不像话。想不想老爷子?老实说,不想。多次听到别人转告,老爷子抱怨难得见到我们,也就是说,他是想我们的。他认为我们不去看他,是因为我们对继母有意见。其实这跟他又找了个伴没关系。真正的原因,比他以为的更残酷,即,不想念,没有动力去看他。

   我不是个特好的儿子,可也不是个特不好的儿子。我应该代表了广大的一般的儿子们吧。不敢说成年之后的儿子都这样,但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的想念,是子女对父母的想念没法比的。有时我假设,假设我妈还在,我长时间没见着她,会不会想她,很想她。没有答案。这是无法想象的。我小时候跟我妈更亲近。我爸在外地,一两个月回来几天,跟我们相处的时间有限。虽然如此,关于会不会想念我妈的假设,我还是认为不可能有准确的答案。很多事,没有亲身体验,得不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所谓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是也,就像只有结过婚才能真正了解婚姻的利弊,有了儿子才能明白父子是怎么回事。

   现在老爷子也走了。现在发觉,一旦永远离去,父亲跟母亲一样,都让我思念得刻骨铭心、撕心裂肺。仔细回忆,儿时有趣的生活细节,父亲带给我的,竟比母亲要多,比如坐火车,比如捉乌龟,比如看露天电影,比如第一口酒……母亲是无时不在的日常,如涓涓细流;父亲是惊叹,是梦想,是传奇。于他们不一定是美满的爱情,于我,这是极好的分工。都走了。每当想到自己的来处都已寂灭,源头断了,心下便惶惶然,虚得很,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浮萍,毫无扶助,飘起来了。拥有时不珍惜,失去了才发觉其珍贵,这类大道理就不多说了。多说也没用,还是那话,酸甜苦辣,尝尝才能知晓。比如我这会儿去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儿子要珍惜我和他妈,他必定无法有我这番理解,还会烦得要死。

   角色置换了。我只是父亲,再当不成儿子了。我这个父亲,和自己的儿子,能有什么不同吗?之前我也曾假设,如果长期见不着儿子,会怎样。在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当我这样假设的时候,可以说,我的心如刀割,难以忍受。后来真的这样了,也还好啦。也许是因为现在通联手段发达了,视频通话,远隔重洋如在眼前。不过,肯定的,我们想他,比他想我们,要多,要强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害怕未来
后一篇:盛夏的明信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