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干吗干吗

(2017-04-11 11:13:18)
标签:

随笔

分类: 低头斋笔记
    武汉古玩市场有一个新洲帮,几乎都是从新洲来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古玩店的老板。在一个武汉人开的古玩店里,我曾听老板不屑又无奈还有点愤愤地说,现在最要求文化的行当都是他妈的最没文化的人在做!我听了一乐。后来一想,这确实挺可笑的,却没什么可乐的。如果有人说这是古玩界的悲剧,虽然酸,但也八九不离十。
    类似的现象太多了。再比如,武汉做灯具生意的,除了浙江人,我接触得最多的是黄梅人,也几乎都是黄梅的农民。黄梅人大部分开小店,浙江人财大气粗,开的店富丽堂皇得多,不过同样以农民出身的居多,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这种现象缘于一种中国特色:一个人在某方面混出名堂了,就会把周围的人带进这个领域,亲戚、老乡、同学,等等,一带十,十带百。尤其在人生的出路本就逼仄的地方,,一旦出现一个希望的缺口,大伙儿便蜂拥而去。这种互相帮衬、互相提携的传统,越是偏僻、越是所谓落后的地方,保存得越好。把这一传统发扬得淋漓尽致的应属大名鼎鼎的莆田帮。全国上规模的私立医院的老板,大多数本和医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些人既不是世代行医,自己也没学过医,也没有什么祖传秘方。他们百分之八十来自福建,这百分之八十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莆田,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中,又有一多半来自莆田秀屿区东庄镇,因此称他们为“莆田帮”,甚至是“东庄帮”。如果把时光往回拨转到二十多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基本上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他们很多挂靠军队医院,所以得了个外号:“老军医”。
    回过头来再说,卖灯具要不要文化?也许说文化不太确切,说审美能力更合适。审美能力有天赋,也有后天的熏陶训练,即所谓文化那部分。不是说农民就没有审美能力,只是显然,一个小地方不可能出那么多对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的人。
    往源头追溯,生产灯具的人,和卖灯具的人情况差不多。到广东去看看,可以看到广东的农民老板在指挥全国各地的农民们生产欧洲宫廷式样的吊灯。这些农民怎么设计产品?中国式聪明:照葫芦画瓢。如今发达了,直接派人到欧美去拷贝式样。哪种式样好卖,全国就一起做那种玩意儿。天下文章一大抄没废,发展成了天下商品一大抄。于是,流行水晶灯的时候,天下全是玻璃珠子;流行锅灯的时候,满世界的大锅小锅;流行羊皮灯罩的时候,真的假的羊皮灯罩层出不穷。总之,流行这个的时候,想弄点那个都不大可能,除非你有沙里淘金的劲头。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想有点个性、有点与众不同真的很难。很多很多领域,都被不该呆在那儿的人占着。不该干那种事的人偏在干那事,没有热爱,没有钻研,只有生意,只有机械,所以干出来的活儿不仅毫无创意,连模仿都很拙劣。
    记得有段时间,我去剃头,如果不再三叮咛,鬓角准会被剪成三角形,因为那会儿就流行那种鬓角。还有段时间,想买一条裆长一点的牛仔裤也有点困难,因为当时流行低腰的。
    当然,绝对不能全都怪罪我们的农民兄弟。相反,我能理解他们,甚至同情他们。那要怪罪谁?算了,还是不深挖了,那交给学者吧。也许根本不用深挖,其实明摆着,谁都知道。
    最后举个例子,怨不得农民兄弟们的,我所在的传统媒体,或称宣传单位,目前既是信息来源,又是主要的娱乐工具。新媒体的状况我不太了解,由于它们产生、成长的背景大不一样,可能比传统媒体强很多。在传统媒体,夫妻店、父子兵比比皆是,加上其它裙带关系,不该干这一行的人蝗虫一样多。这种状况下,你能指望这些传统媒体带给你什么?在新媒体的冲击挤压下,这些传统媒体还配有什么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画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