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在第一排的人

(2016-06-08 14:57:13)
标签:

随笔

分类: 低头斋笔记
    
    有几句话如鲠在喉好多年了,就是,白岩松和于丹其实一样一样的。他们都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他们都因此名利双收。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们都是鸡汤的熬制者和贩卖者。他们的不同之处有二。一、于教授常识性错误太多,用我们这一行常用的说法是“硬伤太多”。二,白主持的鸡汤,用一个貌似睿智的钵子盛着。由是,嘲笑于丹的人很多,白岩松却很少有人嘲笑,崇拜者倒众多——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他被恨恨地削了。白岩松除了是央视大咖,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畅销书作者等头衔,因而自诩为坐在第一排的人,于是被王朔无情地奚落了一番。老王说得比我好,干脆摘几段:
   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 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中)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坐在第一排的人
   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的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自作多情。 
  “他就是骨子里的做作。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打住。现在白岩松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吧?或许是因为看电视的人、尤其是看中字头的媒体的人越来越少了。反正,就一个似乎快过气的人物哔哔半天,好无聊啊,而且大半是剽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品   质
后一篇:办公室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