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观课评述
(2018-12-06 19:45:30)| 分类: 何昌斌工作坊坊员学习心得 |
《三角形的认识》观课评述
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何昌斌工作站成员赵小雪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进行了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课堂教学展示观摩。在观摩会上,王老师先展示了一节常态下的公开课,接下来,经过工作站成员的研磨和详细修改。纵观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双基”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王老师主要通过教材的编辑意图和编写特点。让学生主要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高的画法。纵观新技术环境下本节课突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在三角形的概念揭示环节,让学生经历了三个层次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一是让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比如,教材主题图中的古埃及金字塔,斜拉桥的画面。二是从具体的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抽象的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抽象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熟悉三角形的特征,明确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名称的字母表示方法。三是在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尝试着用纸笔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而且让学生尝试着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四是学习画三角形的高。并且让学生尝试着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高。五是知识巩固和拓展延伸。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突出“四基”
学生在用了平板电脑后,从三角形概念的揭示到各部分名称的学习和高的画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宽松的,愉悦的,幸福的天地间自由的学习数学。
1. 创设情境,突出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改过去的让学生死板的,枯燥的学习形概念的知识。首先,王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现有资源,让学生充分想象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在图脑中搜索出三角形初步的表象;其次,通过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三角形的知识的厚重文化,增强学生对三角形学习的强烈欲望。同时也渗透了数学文化,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王老师还增加了一个谜底为三角形的竞猜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三角形的概念,明确三角形的特征。而且首尾呼应,显得数学学习的有趣、有味和有意义。
2.充分运用媒体资源,让学生学的更加轻松。
[镜头扫描1]: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三角形的例子,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找到的三角形,通过组内展示,最后推选出最直观、形象的三角形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资源,让学生在身边寻找三角形,为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概念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让学生自己推选出一个找到的三角形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寻找美,欣赏美的过程,从而体现了数学的美。
3.数学概念的形成,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在经历了猜谜语,谜面形象生动,激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看图片看教材中主题图,看学生自己寻找的生活中的三角形,再看老师抽象在黑板上画出的三角形的几何图。这一教学过程的合理铺垫,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明确三角形的特征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教学设计合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学习,老师巧妙运用了模糊概念法,这个顶点是指哪个顶点,学生一时确定不了哪个顶点。这是学生自然想到了用符号或者其它的方式来表示每个顶点的名称,这样就能清楚的知道每一个顶点的名称了。学生知识获得是鲜活的,是积极主动的,不是人为强加的。这样的学习才是自主学习,这样的设计才是开放的、智慧的设计。
2.学习方法的引导,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本课的教学自始至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学生彻底服务的,而且不留痕迹,不打折扣。概念的定义,学生先尝试说,再尝试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命名,有学生自己发明创造,教师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行科学的订正即可。对于高的学习。老师的设计更是大气磅礴,让学生不是今天学了,明天就忘了,而是让学生今天学了,明天还要更回忆的到,体验的到。
3.概念的形成,秉承由内到外的原则。
教学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习三角形的高,而且知道了三角形的高到底怎样画。而且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高都要会画。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4.用好媒体资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画图的方便与快捷。
学生学会了用纸笔做图,同时借助平板电脑随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通过运用媒体的先进技术及时展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更好。
四、练习的设计有层次,达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每一个练习环节的设计都是一个很好的内化知识的仓库,有对有错,有正有负。充分培养了学生正确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概念教学中一组判断题,让学生明确了概念,内化了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明确三角形的概念起到了举一反三,触内旁通的目的。
2.三角形高的正确画法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高的作用,画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正确使用做图工具做图,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做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掌握正确的做图方法,形成良好的做图习惯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教学思考
1.数学学习还是数学知识的学习。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课堂中如何取舍,如何保留,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无形增添了难度和负担。比如,有的知识是否要真正通过学生体验,感悟来完成?如何解决时间的分配的问题。
2.我们现有的学习环境,如何保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支持。比如,录播室的建立和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3.学生的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会受到根本的调站和调整挑战和触动。
总之,互联网+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传统与现代冲击的时代;我们的课堂教学未来走向到底如何把握,如何定位,如何抉择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融合技术,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前头,才有发展,才有希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