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何昌斌工作坊
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何
昌斌工作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5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巧导入,激发兴趣——谈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

(2018-01-02 19:56:53)
分类: 教研成果

                   精巧导入,激发兴趣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

                      旬阳县城关小学   李雪莲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如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做游戏等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认为上好一节课导入是关键。

关键词:     课堂   导入  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认为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导入是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的导入,不在乎有多精彩、多热闹。关键是要精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开门见山式导入 。这种导入法很快、很直接。也是一种在数学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式。老师在上课的一开始,就说明本节课所讲的课题以及教学的重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这种方式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教学四年级下册《梯形的认识》。在导入时,我直接呈现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梯形实物图,让学生从中找出几个实物图的相同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生很快的就认出梯形来。此时,我又问,你们想知道关于梯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立马回答说:“平行四边形有底和高,我想知道梯形有没有底和高呢?”,于是我回答说:“当然有啦,不过和平行四边形底与高有一些不同,你们想知道吗?”这种导入法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复习旧知式导入 。课前先复习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作为铺垫、桥梁,逐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导入方式,在数学课堂上也是很常见的。它可以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式导入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现实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课堂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一年级的《找规律》时,课前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联欢会的情境图,充分感受规律的存在,感受规律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学习找规律奠定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彩旗、灯笼、小朋友”的排列,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引导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孩子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的牢固有用,感受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

四.讲故事式导入法 。讲故事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故事导入法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促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四年级上册用画表格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其实课本呈现的例题学生早就会做了,但在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耳熟能详。讲完之后我问学生:“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喝瓶子里的水?”,这时,教室里热闹了,都在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的孩子满脸的疑惑,今天老师怎么了?数学课竟然给我们讲语文里的故事,孩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孩子甚至就等不急了,“我会用手拿起瓶子来喝水”,“我会用吸管吸”,“我把它导进杯子里喝”……,方法五花八门,都能喝到瓶里的水。我趁机告诉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老师很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设悬念式导入法 课堂上经常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仅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导入新课,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四年级下册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我的生活照片(骑自行车)。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想想这里为什么做成三角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议论纷纷,引起认知冲突。接着让学生交流、猜测原因。随即指出,等你们学习了今天的课之后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这样从学生不太注意的日常生活入手,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记忆深刻,学习效果也很好。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种,如实物演示、动手操作、做游戏等等,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挖掘出很多精彩的课堂导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节节都有绚烂的火花、都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