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是古玩赝品的照妖镜(3)

(2019-05-28 18:50:10)
标签:

365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争鸣


   上面笔者谈到了一些所谓的“瓷器”、“佛像”上的“铭文”上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例子。

下面从笔者收藏古钱币的一点经验来看,历史是如何帮助你,鉴别一些所谓“古钱币”的真伪的问题。

近年来,各种历史上从来未见记载的古代年号钱,层出不穷。所谓年号钱,是指“年号”+“宝文”(元宝、通宝、重宝、泉宝)为钱文的方孔圆钱。这种钱币也称为制钱。

历史上第一枚“年号钱”是十六国时期成汉昭文帝李寿的“汉兴”钱,“汉兴”为李寿的年号。

而历史上第一枚“年号宝文钱”,是唐高宗的“乾封泉宝”钱,高宗于乾封元年四月下令新铸“乾封泉宝”钱,新钱以一当开元钱十行用。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军力、财力充实国库。

乾封泉宝的铸造和唐高宗、武则天泰山封禅又有一定关系。唐麟德二年十月,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率领文武百官在仪仗法物先导下亲赴泰山封禅,随行者有波斯、天竺、突厥、于阗、高丽、倭国、新罗等国的君长及使臣,队伍绵延百余里,声势极其浩大。封禅大军在泰山下经过休整准备,于次年(乾封元年)正月登上岱顶后设坛祭天又在泰山之下的社首山设坛祭地,完成了封禅大典。并在泰山立 “双束碑”,意旨武则天与高宗共创天地。史谓“时比岁丰稔米斗至五钱,麦、豆不列于市。”对这次封禅给予极高的赞美与褒扬。为了纪念这次泰山封禅,唐高宗下诏改年号为“乾封”,并以此年号为名铸行“乾封泉宝”铜钱。

最近,各种唐代年号、各种书体、各种“宝文”、各种形制、各种规格的所谓“唐代年号钱”成为古钱币收藏界舆论的焦点。这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所谓“唐代年号钱”是不是到代的钱币,还是后世补铸的钱币,或者是现代的臆造品呢?

对于所谓“唐代年号钱”,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解不开的“死结”,那就是武则天创立的“武周新字”与“武则天年号钱”之间的关系问题。

武则天是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从她称帝到最后被政变逼下台的21年中,一共换了17个年号。这些年号分别叫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汉武帝在位55年,年号一共用了11个。武则天刷新了这项纪录,而且保持到中国帝制的结束。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武则天频频改元的原因之一,是“相信文字魔力,为维护、稳定自己的统治而改元。”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载初”。

载初:(公元690)古代中国,人们的正统观念很强。皇帝必须是具有皇氏血统的男子。外姓又是女性的武则天为做名正言顺的皇帝,就要找一个自己家族中曾居显赫地位的幌子。于是推出了遥远时代的周朝,提出周朝乃武氏祖先,她做皇帝是为复兴周室,称圣神皇帝。改用周历,改元。

为了巩固权利,武则天还创造了系列武周新字。

武周新字共计十八个:天、地、日、月、星、年、正、君、臣、载、初、曌、授、证、圣、国、人(“月”字两次改写)。

根据学者的研究,武则天“改字”与“改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字肇始于载初元年,先改之字有:天、地、日、月、星、年、正、君、臣、载、初,以后武后又自名为“瞾”字,一共改字十二个。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又增改“授”字。

证圣元年(公元693年)增改“证”、“聖”,四、五月间又增改“国”字。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增改“人”字,又将“月”字再次改写。前后五次,共十八字。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武氏卒,武氏改字在中国同时废止。所以改字时间应视为载初元年到长安四年,为期15年。

这十五年涉及的年号有“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其中涉及到武周新字的年号有八个:“载初天授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圣历。”

“武周新字”是作为“法令”颁布施行的,这些都为唐代文物(墓碑、墓志铭、佛像的铭文、文书)所证明。

在新闻稿“西安现武周时官员墓碑 这些则天新字你认识吗”提到五个武周新字,“天、地、日、月、授”,在“大周故河东柳府君墓志并序”中使用武周新字“延、载、天、地、年、月、日、星。”,其中“大周延载元年”的年号“延载”使用武周新字。

最可以说明武则天时期,与武周新字有关的年号问题的,是采用武周新字写法的“武承嗣的墓志铭”,该志石为正方形,边长约120、厚约20厘米,浑厚大气。四侧周边满饰阴线雕刻缠枝卷叶纹,精工细雕,线条流畅。志文楷书,有界格,共45行,满行45字,计1800字。因该墓志己断为两半,有断裂痕,中部有一行字断续迷漫不清。志文首题大周故特进太子太保赠太尉并州牧魏王墓志铭并序梁王三思撰文朝议大夫行雍州录事参军事长孙碗书丹

该墓志中就使用了这时期所造新字 12个:年、日、月、星、天、地、人、国、初、圣、授、正。

其中年号有关的记载有:

垂拱中(685688),二授春官尚书。永昌元年(689)41岁,迁天官尚书,一个月后又授纳言。载初元年(689),迁文昌左相、凤阁莺台三品、兼知凤阁事,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九月,42岁时,被册封为魏王。如意元年(692)44岁,迁特进。长寿二年(693)45岁,赐实千户,又监修国史。天册二年(696)48岁,授任充封神岳大使。

圣历元年(698), 50岁,七月,拜太子太保。八月,卒,死后赠太尉、并州牧。

这里的年号——载初、天授、圣历。都是武则天为改元,而创立了相应的武周新字。

因此,“改元”这种国家的头等大事,武则天为改“新年号”,既然创造了新字,如“载初”这两个字的武周新字。

可以设想,在“改元”,使用新年号“载初”时候,如果同时铸造 “载初泉宝”或“载初通宝”之类的新钱,不采用武周新字作为新钱币的钱文是不可能的。

可惜,笔者所见的种种所谓的“载初”钱,没有一个使用武周新字的“载初”二字。这说明了这些所谓的“载初钱”不是在武则天的“大周朝”铸造的,更不是武则天为改元“载初”,而铸造的“载初钱”。

这些“载初钱”究竟是唐代,甚至南唐那位皇帝补铸,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所谓系列“唐代年号钱”,必须首先解决“武周新字”与武周新字创立后十五年间使用的十三个年号的年号钱的关系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