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方法之我见 ——重视默读与朗读的结合
(2016-06-03 10:42:01)【研究论文】
语文阅读方法之我见
——重视默读与朗读的结合
张庄镇姚张小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教学研究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同学们现在的情况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由原来的不感兴趣读到现在的自主阅读;由原来的磕磕巴巴到现在的有感情朗读;由原来的错字连篇、断句错误到现在的流利、正确的阅读。同学们的进步让我倍感欣慰。不仅如此,在作文方面也有了提高,由原来的日记、流水帐似的不通顺的作文,到现在的通顺、有自己感受和见解的作文。并且能够把平常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也运用了修辞手法来表现。
同学们在阅读理解上虽然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太注重朗读,而忽视了默读。而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阅读似乎与朗读划上了等号。这种阅读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书声琅琅”固然重要,“静心默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还是“潜心静读”,很少有人拿到一篇文章会将它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番。每当我们静静地潜读文本时,往往更容易放飞想象的翅膀,与作者产生共鸣,许多奇思妙想之花就会绽放在这静静的默读时刻。因此,默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重视默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在学生终生学习中的作用。
朗读有利于理解字、词、句、段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而默读要求阅读速度快,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含义和作者感情进行深入思考,能让学生在默读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去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语言的法则规律、手法技巧。在教学中需要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同时,在学生阅读中,要使其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朗读训练,围绕“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默读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懂阅读,会阅读,能够从正确阅读中终身受益。
让默读回归我们的课堂,让阅读教学真正实现“动”与“静”的平衡,“感知”与“内化”的和谐,“欣赏”与“感悟”的共生……
【参考文献】
〔1〕韦有强.《此时无声胜有声,秒不可尽之于言》《小学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第122期
〔2〕魏薇.《小学语文教学法》齐鲁书社 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