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 “基于儿童立场”?
(2016-06-13 23:50:59)
标签:
教育情感 |
分类: 研修活动体会 |
如何做到 “基于儿童立场”?
--- 5月20日研修活动思考
我们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教学研究”,在赵巧燕和汪磊老师的研究课后,车文胜老师向我们每位成员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儿童立场?”大家当时都哑口无言。我想:儿童立场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动不动就:“这个你都不懂?”、“这么简单的问题,人家都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其实,我们想想,为什么别人知道,他(她)就一定要知道?
所以,我想,“基于儿童立场”,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照顾到差异,只有很好的去换位思考,才能有效的去实现以学生为本。
所以车老师给我们提出三点意见,我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很好的坚持下去,有效落实才是最关键的。将简单、重复的问题做踏实,这就是根本。
一、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注重语言艺术,用易于儿童理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说。
语言的魅力,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更反映的是我们个人教学素养,因此,如何随时随地的去展现你的教学魅力,在教学语言的修养上,我们得下功夫,注意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入手,优化教学语言,设计出丰富的,因人而异的教学评价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做出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凡事学生知道的,我们都不要讲;凡事能让学生在操作后得到的结论,我们也不要急于去说,真正将“以生为本,教师为辅”的这个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原生态课堂的研究,让学生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去建构。
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课堂的翻转!
我们平时的理念是,写教案、备课、写教学设计,如果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个理念来看,我们的思想要来个大的翻转,应当更名为“学案”,所以,外面轰轰烈烈的在搞“导学案”设计,真正的让学生回家的预习有成效、有方向、有目的,更甚者,由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支撑,将网络平台利用到教学中,学生的预习效果更能以大数据呈现在教师的后台,教师能拿到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去调整预案,将课堂有效的时间利用在处理“疑难问题、帮扶学困生”的这个刀刃上。
因此,我们现在虽不能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帮助,但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步伐不能停,课堂的翻转势在必行。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课前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对学生的有效了解,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落实的事情。只有这样,不断的前行,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创新的意识!
从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中,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
(1)、他们都能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索知识;
(2)、他们的教学热情都很高,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人
而异的对孩子们进行及时的评价。
(3)、汪磊老师大胆的进行尝试,将微信的统计功能有效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
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也无形中体会了微信不仅仅是用来聊天的,它也能为我们学习服务。
总之,儿童立场,虽大,但只要我们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细节,注重原生
态,注重差异。我们就能走得更远!
芜湖市白茆镇中心小学
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