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四十讲》第一讲---读后感

(2016-11-02 15:46:27)
分类: 践行弟子规共圆中国梦
http://s6/mw690/006hkCjozy766mru0Pbe5&690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四十讲》第一讲---读后感
2016年5月14日,《弟子规四十讲》,第一讲《抉择好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许多事例和道理,教会人们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讲座刚开始,老师就问大家有没有睡觉睡到笑醒的,有睡到笑醒的都是幸福的;当时我就愣了,我不记得梦里什么时候笑过,以前自私自利,功高傲慢,嗔恨心极重,大都是在恶梦中惊醒,早上醒来浑身乏力…… 
通过学习明白了人生中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我们都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对自己太宽容。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寻找真诚时,自己没有对别人付出真诚,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只有主动的去付出人生才会幸福,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在你身边。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人最重要的是德行和做人做事的态度。中国扎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从小。“苟不教,性乃迁”,长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就很困难,所以一定从小要教。在没有接触《弟子规》以前,一直都觉得自己做人已经能算得上是很不错的了,为人处事也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是,自从5年前接触了传统文化,接触到《弟子规》之后才明白,原来自己所谓的做人做事算很不错,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标准;接触《弟子规》之后才明白,其实自己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弟子规》中的要求。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围绕在你身边。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当我们真正能到达修养身心这个境界,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其实要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施比受更有福,只要真正的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继而重视自己的德行,整个社会就会呈现祥和之气,这就是你的福气、这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注重物质享受,不懂的去吃苦,等到花钱习惯了,就很难改。那么这个人的努力目标就不是为了孝顺父母,不是为了照顾妻儿,而是为了满足他的物质欲望,让自己赚更多的钱、让物质生活过得更好;试问这样的人和自私还有什么区别。因此人从小要有仁爱之心,要替他人着想,他将来一定会为社会造福,自己也就会过得幸福。
--惭愧末学陈帅先顶礼


诚挚邀请:
各位读传统文化书籍的老师、发读后感受发到微信公众平台
上、供养给社会大众、利益有缘家人!感恩社会各界老
师对爱源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的的支持与付出!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