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019-12-28 22:10:07)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
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
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
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
生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良好过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名篇佳作,无论在思想内涵上还是艺
术表达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教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并抓住
其突出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仿写,仿写词语、句子、结构等,在仿写中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五年级课文《松鼠》一课为例,这篇课文属于习作单元中的一篇课
文,虽然也是说明文,但与前一篇学的《太阳》语言风格完全不同。在教学时我
先播放了一段松鼠的视频,在让学生说一说你眼中的小松鼠是怎样的?接着让学
生读课文,对比学生自己描述的和课文中描述的有什么异同,这时,学生会发现
课文写的比较有条理,这时,教师相机总结,写动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
去写,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在出示一张熊猫的图片,让学生仿照
课文在写一写熊猫的外形,这样,就完成了学习能力的迁移,接着,再让学生小
组合作互相修改,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动物的
外形,并可以结合一定的说明方法将动物的外形描述的生动有趣。
二、以写激读。
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不能领会阅读的宗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以写作为突破口,以写激读,从而达
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作文《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把
自己看过的童话讲出来,学生已经早积累了丰富的童话经验,脑海中储存着很多
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师这一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倾吐的平台,
学生对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只见他们热烈的讨论着。接着,教师可以让几名
讲的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讲述,学生一个个兴奋表情溢于言表。最后,教师这样
引导学生:“同学们看过的童话故事很多,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
情节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也被书中的故事感动过、激励过。这次的作
文就是让同学们编写一个童话。”教师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让他们阅读童话故
事,积累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了《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
林童话》等课外书籍,在广泛的阅读中,他们充分体会到阅读的魅力,阅读为
他们打开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获得精神的愉悦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
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读写结合。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广阔的
生活中去观察、发现,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课文,掌
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把写作素材有效的整理、糅合在一起,
提高写作技巧,体现读写结合运用价值。
如在写作三年级第六单元“这儿真美”时,教师先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选
材,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体验,选择不同的材料。有的选择果园、有的选择田
野、还有的选择校园……。接着,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富饶的
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合他们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按
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空间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中
的时间顺序等,并且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这
样通过读写教学的完美结合,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文从字顺、层次清晰的作文,大
大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充
分认识读写结合重要性的基础上,捕捉机会,创造机会,及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
过程中进行写作,铺设读写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将读写作为有机整体,更好地实
现读写能力的提升与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后一篇:读+写=一篇好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