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摩擦理论及机理与常用塑料摩擦系数

一、现代摩擦理论:
1) 摩擦的分子理论:分子的引力和亲合力作用而引起摩擦。由分子理论可得:
材料塑性越大,变形越大,摩擦力越大;
材料硬度越大,变形越小,摩擦力越小。
2) 分子机械理论:
接触点的实际正压力:w=Aσ
其中σ
拉开粘着点所需要的力为:F=Aτ
那么:μ=F/w=Aτ/Aσ=τ/σ=τ/H,
提高接触应力σ,即增大材料硬度H,可以减小摩擦系数μ;降低剪切强度τ可以降低摩擦系数μ。
机械分子说作用特点是:材料弹性挤压-塑性挤压-微观切削-氧化膜破损,以及由分子相互作用的粘着结果而发生的基本材料破损而失效。
3) 摩擦的能量理论
摩擦的表面能量理论认为,各种类型的摩擦和磨损现象都与表面能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表面能对摩擦面实际接触区大小有影响,当两表面接触时,两表面粘着时,其粘着力可用粘着表面及系统能量 G 表示。由于粘着作用,总的表面能为:
G=Eab=Ga+Gb-Gab
其中:Ga-物体a的表面能,Gb物体b的表面能,Gab-a与b接触的表面能,
由公式推断(这里省略),粘着表面能Eab与材料硬度H比值越大,摩擦系数越大。
下图为:常见塑料的摩擦系数和表面能关系表:
http://www.renprene.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surface-energy-coefficeint-of-friction.png
4)
a.
b.
c.
5)高分子材料的磨损形式
a.
b.
Vd=KwFμ/Hσε
其中:Kw-磨损因素,σ-断裂应力,ε-断裂伸长率
c.
d.
二、摩擦与润滑
磨损是摩擦的结果,而润滑是减少摩擦和磨损得关键途径,因为润滑能降低磨损,减少摩擦功率损失。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不加入任何润滑剂的摩擦,叫做干摩擦,干摩擦产生较大的摩擦功耗,就会导致严重的磨损,最佳的是2个摩擦材料之间达到液体摩擦,摩擦表面间的润滑膜厚度大到足以将两个表面的轮廓完全隔开时,即形成了全液体摩擦,是理想摩擦状态。
小编注:根据以上理论,美特公司可爱的小吴攻城狮开发了TPV 1045DB-SC,TPV滑材料,用在汽车玻璃导槽密封条的耐磨涂层,可完全取代三井化学的TPV G4502BS(低摩擦规格)。
最后,特别感谢塞拉尼斯给予的技术支持!
三、下面是网络收集的一些常见高分子材料的摩擦系数表:
━━━━━━━━━━━━━━━━━━━━━━━━━━
下试样 上 试 样(钢) 上 试 样(塑料)
静摩擦 动摩擦 静摩擦 动摩擦
(塑料)
———————————————
聚四氟乙烯 0.10 0.05 0.04 0.04
聚全氟乙丙烯 0.25 0.18 - -
低密度聚乙烯 0.27 0.26 0.33 0.33
高密度聚乙烯 0.18 0.08-0.12 0.12 0.11
聚甲醛
聚偏二氟乙烯 0.33 0.25 - -
聚碳酸酯
聚苯二甲酸乙 0.29 0.28 0.27* 0.20*
二醇酯
聚酰胺(尼龙66) 0.37 0.34 0.42* 0.35*
聚三氟氯乙烯 0.45* 0.33* 0.43* 0.32*
聚氯乙烯
聚偏二氯乙烯 0.68* 0.45* 0.90* 0.52*
━━━━━━━━━━━━━━━━━━━━━━━━━━
注:*表示粘滑运动.
http://www.renprene.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CoefficientOfFriction.jpg
http://www.renprene.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CoefficientsofFrictionforCommonSurfaces.jpg
美特客户采购需知:
感谢您浏览本页面内容,为了让您更加放心和了解我们的企业情况。
1、如果您需要咨询美特"韧普利"品牌tpv/tpe/tpu系列产品,请联系美特高分子材料徐静先生18962227675索取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