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足的意义

(2017-04-23 08:10:40)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家校教育
      4月21日下午,我校六七年级全体师生跋涉二十四里,进行了一次久违的远足活动。历时三小时二十分钟的远足胜利结束,留给我们的有什么呢?

 

     几乎是一路狂奔的我,感受较深的是自己身体轻爽与疲惫,心理的愉悦、充实与得意。感谢我近来的不懈锻炼,让我轻松地赶队伍,又轻松地跋涉了二十多里路,除去急行时大腿肌肉有些硬疼外,其他的疲惫感几乎没有,说明我身体素质还可以,看着同学们疲惫的神情,让我得意了许久(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吧,其实我只是为自己的胜利骄傲)。一路走来,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又饱尝了家乡资源带来的实惠,感觉家乡的天空虽历经不少奸商的污染,却依然亮丽,重拾三十年前的热爱。二十多里路,虽不常走,我们全体参加师生却能胜任,说明家乡的学子们身体依旧棒!
      带着这份满足与愉悦,思忖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
      首先,它是全员参与的一次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的风潮此起彼伏说明,人们的健身意识强了,却坚持有限。适时的组织这么一次远足,算作是对全体师生健身成果的一次检验吧。其实本算不上,毕竟它是一种径走似的锻炼,还看不出许多强健者身体承受力,只能算作一次小测验。最值得珍惜的是全体师生的参与,运动会只是少数人的竞技,固然不少身强力壮者精彩的表现,毕竟人数有限,大多数人只能围观,成为啦啦队,除却精神的起伏感,实际得不到身体上的锻炼。
       其次,它是一种意志的磨练。如今学生养尊处优的居多,勤奋锻炼的人少;三门学生渐多,自主上学者渐少;小皇帝小公主渐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渐少……遇难而退,不勤奋不刻苦是他们生存的主流,如若长此以往,国人的素质堪忧。这种远足却正是集体意志的一种磨砺。在同学面前,同龄人这里,你能做到,我亦能!这是集体的力量,是人好强本性的力量,不甘落后是多数孩子的心理,远足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让大家胜利地完成一次意志的历练。
       再次,这是一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人文精神的历练。生在西董,长在西董的我们,对家乡的感情在哪里?首先是熟知家乡的名胜美景,向所遇所见之人津津乐道。当别人谈及家乡时,连家乡的名胜都未闻未见,哪里有爱在?回想我们上学时,清明扫墓,大礼堂看电影,都成了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如果也有这种远足,相信那一定是记忆中的一个亮点。爱要有具体的对象,没有对它的了解,怎么去爱?没有爱,又怎么有前进的动力?因此,只有熟知家乡的山山水水,如数家珍时,你对家乡的爱才有了依托,才会不辜负家乡的养育之恩。
      最后,还是一次爱家爱校爱人的锻炼。当我们返回学校,与疲惫的学生们一起交谈时,说道:“同学们,现在看见我们的学校什么感觉?”她们嬉笑着说:“好亲切,好想念。”看着她们红红的脸,我知道,她们不好意思了,因为累,他们渴望休憩;因为累,他们渴望快快回“家”。而学校正是他们栖息的那个“家”,虽只离开了三个多小时,却让他们蒙生了“家”的概念,即使学长久,也算是一种收获吧。外出让他们体会到了互助的意义,体会到了老师的意义(他们的主心骨),外出还让他们对学校蒙生出一种亲切感……我想,这比多少爱祖国爱家乡的豪言壮语都更有意义。
      七零后的老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家庭中贡献最大的那个人,不是小时最享福、最受宠的那个孩子,而是受苦最多,最懂得家的意义与父母辛苦的那个人。劳动,不,劳累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体谅生之艰辛,更生出爱之意念的一种活动。我想,远足的深层意义也在于此吧。
       为了孩子不成为被宠坏的一代人,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多吃点苦、受点累吧,远足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