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腔中的石头是什么?

(2016-09-22 09:18:56)
标签:

图片

健康

分类: 口腔健康
很多人认为肾脏、胆囊才能形成结石,殊不知,牙齿上结石更为常见,而且很容易被人忽略,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的牙结石刺激导致牙周炎或者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时才追悔莫及。
什么是牙结石?

顾名思义,牙结石就是指沉着在牙齿表面,或假牙修复体上面的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牙结石最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通过逐渐钙化变硬。它是由75%的磷酸钙,15%~25%的水、有机物、磷酸锰、矿酸钙及微量的钾、钠、铁所构成。牙结石通常呈现出黄色、棕色、或黑色等,有的与自然牙颜色相近,有的则明显可见差异。

牙结石的原因?

1、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或未养成刷牙、漱口等口腔卫生习惯。
2、牙面粗糙、牙排列不整齐、有不易清洁的修复体等。
3、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如若常吃软性精细的食品,牙石沉积较快,反之摄入粗糙的食物则牙石沉积受阻。
4、摄入蔗糖多的人,由于牙菌斑形成多,软性牙垢沉积较多。
5、摄入含钙、磷成分较多的食物,则牙结石形成较快。
另外,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形态和硬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新生牙结石只需12-15小时。快速形成的牙结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结石要软且碎。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一旦钙化,就等同于在口腔中落地生根,建立了生存的基地。但这位大恶魔并不会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开枝散叶、呼朋引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越级越厚,并逐渐向牙颈部位发展,形成更为隐形也更为可怕的“龈下结石”。

牙结石从牙冠逐渐向下蔓延,牙结石每进步一些,牙槽骨就萎缩一些,久而久之,牙齿就逐渐松动,牙结石便见缝插针,逐渐蔓延到牙根部位。对口腔而言,结石是一种异物,它的存在本身就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并压迫牙龈,影响口腔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萎缩,形成牙周袋。当牙周袋形成后,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结石等更易堆积,进一步的破坏更深的牙周膜,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的结果,终至牙周支持组织全部破坏殆尽,牙龈出血、牙周疾病等随之而来。总而言之,如不能及时清除,被牙结石缠上的牙齿最终逃脱不了溃烂脱落的命运。

作为口腔健康的一级杀手,牙结石的存在不容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在牙结石形成之初由于硬度较小,使用口腔清洁或刷牙等方法往往较容易清除,而随着日积月累的钙化、牙结石在口腔中紧密附着,普通的刷牙或口腔清洁方法便难以将其去除了。

相信有的朋友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已经按耐不住“揽镜自照”来确认自己口中有没有被牙结石入侵了吧?不用过分担心,接下来将传授给大家对抗之法,帮助大家战胜这位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口腔中的大恶魔。

牙结石清除方法?

口腔中的石头是什么?


经过钙化的牙结石难以通过刷牙等传统方式清洁,但口腔洁治可以做到,也就是通常说的洗牙。洗牙有手工挂治和超声洁治两种,目前大部分医院和诊所采用的是超声洁牙。手工刮治通过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牙齿附着的牙石和菌斑。而超声洁牙机则通过高频率震荡传导至特制工作尖,将能量集中在工作尖并释放,对顽固坚硬的牙结石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将其震碎,使其从附着的牙面脱落。同时,超声震荡产生的水雾将环绕在工作尖的周围,将牙结石的碎屑冲洗殆尽。

两种方法都可以去除牙结石,但相比传统手工洁牙,超声洁牙更加高效、同时更加舒适无痛。特别是针对肉眼不可见的龈下牙结石、牙菌斑等的去除,超声洁牙效率更胜一筹。

牙结石的日常预防

1.认真刷牙:坚持刷牙,至少每天两次,每次3分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是预防牙结石形成的一种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牙结石的沉积是由少到多,逐渐形成的。经常刷牙可将刚刚开始沉积于牙面的牙垢、牙结石及时刷掉,防患于未然。推荐选用软毛牙刷,选择合适的牙膏。
2.口腔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定位牙结石,尽早通过专业口腔洁治将其清除。
3.少吃精细的食物:如:饼干、蛋糕等(精细食物粘稠性大、糖分高、极易沉积于牙面,不仅容易形成牙结石,还会造成龋齿)温馨提醒牙结石危害巨大、去除的难度也很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洗牙后牙齿表面会变得比较粗糙(去除了大部分牙结石、菌斑),如果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即使彻底洁治后,牙结石仍较容易再次沉积在牙齿表面,卷土重来。因此,对抗这位危害口腔健康的大恶魔,我们必须保持打持久战的心态,不可掉以轻心,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牙结石“无处安放“。
了解更多口腔健康,微博关注@牙科医生任欢
口腔中的石头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