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谁画的鱼最大》
(2018-10-11 14:50: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谁画的鱼最大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欣赏部分选择农民画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图片,选择农民画《戏鱼》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民画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戏鱼》这幅作品采用了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惹人喜爱。书中第四十二页自然界的鱼的图片作为欣赏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用自然界的鱼农民画中的鱼进行对比,发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二、学生者特征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踊跃,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趣味性、多样性的教法会比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画线条的基础,对颜色的名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型的勾勒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动手能力较差,对色彩的领悟感不强。
三、教学内容、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技能目标: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海洋世界鱼的范画和图片。
学具:相关鱼类图片、图画纸、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效果预计:
刚刚步入小学的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绘画方法及涂色,但他们还没有学会大胆尝试满幅作画,对整幅画面的设计还没有进行训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之外,他们会知道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好,及尝试画满整幅画面的画。懂得了装饰画的概念。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想知道它是谁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它是谁?
1、出示谜语: 摇摇头,摆摆尾, 一串水泡吐出嘴,
2、讨论:你是怎么猜出它是鱼的呢?
3、你们真聪明!瞧,小鱼泡泡来了,他还带来一群好朋友呢!
4、师: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他的家,我们每名同学爱护鱼类的同时,也要爱护它的家。今天这个海底世界可热闹了,因为要举行一场比赛,小鱼泡泡就是来邀请小朋友参加比赛的——课件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二、探究活动
师:茫茫的海洋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鱼,让我们跟随小鱼泡泡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请大家用眼睛仔细观察。
A、提问:
B、学生交流:我看到了大鲨鱼,嘴巴张的大大的,牙齿尖尖的...
C、提问:鱼由哪几部分组成?
D、出示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
教师总结:看来,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他的家,我们每个同学爱护鱼类的同时,也要爱护他的家。
(二)出示课件 比较:认识大小
1、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他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
2、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大家仔细比较。
讨论:哪条鱼放在纸上更合适?更好看?为什么?
(三)欣赏艺术作品
比较生活中和艺术中的鱼
1、出示农民画——《戏鱼》,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然界的鱼与艺术品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2、提问:你觉得这幅画中的鱼和刚才看到的鱼有哪些地方不同?
3、教师总结:这是一位农民画家画的,我们美术中很多的作品都是把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加工,美化出来的,因此我们觉得美术作品更美。农民画家真是太有创造性了,把鱼变得更美了。
(四)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师:老师也带来了几张鱼的作品,还有一些小朋友创作的鱼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三、实践活动
师:欣赏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你想画什么样的鱼?
1、思考: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绘画步骤用最快的时间画条大鱼给鱼穿上花衣裳、添加背景
师:现在我们每名同学就比赛画一条又大、又美丽的鱼,看哪名同学画的鱼最大、给鱼设计的衣服最漂亮。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评
给你最喜欢的作品贴上五角星,评出优秀作品。
六、总结
1、让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