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编《牧童和狼》

(2016-12-07 14:41:19)
改编《牧童和狼》
新沂市阿湖小学 张翅远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上了《牧童和狼》一课,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就在想,能不能让学生来演一演课本剧呢?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和学生们一说,学生都很高兴。我想看看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演得怎么样?于是,我没有对学生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分组分角色,想台词,分析人物的动作或者是表情。我给了他们10分钟的准备时间。10分钟过后,好多小组都想上来表演,大家的表现欲比较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叫了平时表达能力比较强的一组上来表演。这个组上来后,丝毫不含糊,旁白,角色的分配都很好,但是总的来说,只不过是课文的翻版,没有多大创意。学生只顾看热闹,在那笑个不停。看来这样表演是不能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于是我就启发学生:“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撒谎骗农民的,在骗之前他会说些什么话呢?既然是寓言,他的羊群中的羊又会说些什么呢?他就骗了一次吗?农民被骗后又会怎么说呢?农民被骗了几次后才不肯来的?狼在吃小羊或者牧童时又会说些什么呢?牧童在遭遇狼之后,求救无人前来时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听了我的这些问题后,才意识到,要想表演好寓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是对照课本,把课本中的话分角色说说就行的。于是都坐在座位上思考起来。然后大家针对我的问题发言,说说各自的看法。最后,形成了下面的剧本。
牧童:“一到星期天就叫我来放羊,一天到晚对着这群小羊,又不能在家打电脑玩游戏了,真的很无聊。”
羊:“你就知足吧,主人没让你天天放羊,就算对得起你了。你没看到小明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天天都得放羊,而你每星期只放一天,你就别发牢骚了。”
牧童:“少废话,小心我拿鞭子抽你。”
羊:“得、得、我们怕你还不行么?”
牧童:“这还差不多,哎,山下有一群农民正在地里除草,我何不撒个谎,骗他们到山上来玩一玩。”
羊:“小主人,你可千万别这么做,骗人不是好孩子。”
牧童:“没事,我只是骗他们一次玩玩而已,又没什么大事,他们只不过空跑一遭而已。”
羊:“小主人,千万别,你撒了谎以后,别人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牧童:“没事,我的事不要你管,小心我抽你。”
羊:“哎,真拿你没办法,你这样做会后悔的。”
牧童:“狼来啦!狼来啦!救命呀!快来人救命呀!”
农民甲:“听,山上有人喊救命,我们快点起看看。”
农民乙:“好的,我也听到了,快点去看看,别出什么意外。”
(气喘吁吁跑上山)
农民甲:“小朋友,狼呢?。”
牧童:“狼、狼,看到你们跑来被吓跑了。”
农民乙:“还好,我们来的及时,要不就危险了,没什么事,我们就走了,小朋友,记住了,有危险一定要喊我们,我们就在山下除草,听到呼救声我们会来救你的。”(农民扛着工具下山)
牧童:“哈哈、哈哈、真好玩,看到没有,只要我一声吆喝,他们就得从山下跑过来,真是一群傻瓜,大白天的,哪来的狼。”
羊:“小主人,千万不能这么说,这样说会遭报应的。”
牧童:“没事。”(又过了一段时间,牧童坐立不安)“哎,还是无聊,我何不再骗农民一次玩一玩。对,说干就干。狼来啦!狼来啦!救命呀!救命呀!快来救命呀!”
农民乙:“你听,那孩子又在喊救命,该不会真的是狼来了吧!”
农民甲:“我刚才就怀疑他在撒谎,不要去,这孩子太不诚实了。”
农民乙:“哎,谁叫他还是个孩子呢?走看看吧,万一真的是狼来了呢
(气喘吁吁跑上山)
农民乙:“小朋友,狼呢?
牧童:“狼、狼、狼在那呢?哪来的狼?我是在骗你们玩的呢?”
农民甲:“我说吧,这孩子不诚实,根本就没有狼,我们是被他骗了,这样的孩子说的话就不能信。”
农民乙:“哎,小朋友,要我说你什么好呢?撒谎不是好孩子,害人终害己,你好自为之吧!”(农民扛着工具无可奈何的下山了)
牧童:“还害人害己,我才不信那些鬼话呢?”
狼:“哈哈、哈哈、我的机会来了,这儿有这么多的小肥羊,这孩子又撒了谎,我估计他就是喊破大天也不会有人来救他的。”
羊:“小主人,狼来啦,快喊人来呀!”
牧童:“狼来啦!狼来啦!救、救命呀!救、救命呀!快来救、救命呀!”
农民乙:“你听,那孩子又在喊救命,这回真的是狼来了吧!”
农民甲:“就是真的狼来了,我也不会相信的,说谎的人就不值得我们相信。”
农民乙:“但愿不是真的狼来啦,他是在那喊着玩的。”
狼:“你就别再瞎喊了,别再费力气了,农民是不会来的,你就乖乖的束手就擒吧!”
羊:“小主人,跟你说过,不要说谎,你偏不听,现在您后悔了吧!”
牧童:“我、我、、、、、、
学生按照这个剧本在班级中演出,在演出时,我没有要求学生按剧本中的对话死记硬背,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稍加改动,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生演出时非常开心,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整节课在学生的演出互动中,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也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教育,知道该如何做,这样的演出将永久留在孩子的记忆中,伴随他们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