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记走山

(2022-10-10 08:26:51)
分类: 雜談

     刚才在武汉同城,发了一段带图讨论题,只一句话,武汉的深秋长么样,克蛇山转一哈就晓得了!

     马上得到同城主持人之一的,那位大鹏帅哥的点赞,他是这样说的:老罗这个风景还蛮美滴耶!

     毕竟都是武汉的,寥寥数语也不忘加点汉味儿字眼,如么、克、蛮,这样的话外地人一般看不大懂,只有联系前后字,也许会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吧。

    咵了几句闲话,再来记今天的事吧。

     说点么丝咧?

    这样,还是先说哈天气,昨日寒露,正好下了一天秋雨,刮了一阵秋风,秋衣秋裤全上了身,今天放晴,温度也随之上升了几度,午休后决定独自去走山,领导冒理会么春捂秋冻的老话,她加了毛衣,也叫我在毛衣外另加个毛背心。

     刚走到外面,感觉穿的这身衣服蛮合适,直到过哈打转才有点把燥。

      据报气温还要继续往下掉,北方有些地区已然雪花飘飘了,毕竟是深秋,降温降雨降雪的,倒也蛮正常。

       捂汗到底还是地处南北过度带,从植被的色泽上大致看得出些许端倪,即冒得南方那么样的绿,也没有北方森林那么样的,一派层林尽染的,几乎无绿的秋色。

    下午上蛇山,穿林遛弯儿过程中所见,正是如此,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针阔混杂的林地,仍以常绿乔木和耐寒树木,如好几棵百年朴树等,其叶仍以绿为主色调,尽管此绿非春夏时节那么的翠,显得有些沉郁,而那些不耐寒的树种,倒是毫不迟疑应季而变,呈现出或黄或褐或红或浅灰色,大自然给这里人们的视觉,带来不同于北方的,另一番秋景之享受哈。

    此次转山,当转到南坡一处树林中,竟意外发现两处之前未曾留意的,显然是复旧新建的人文建筑,一处带有典型南方特色的,白墙黛瓦房屋的迷你庭院,里面既有园区管理员的办公室,又有对外开放的卫生间,与其大门相对的,有栋看上去簇新的建筑,原来是著名爱国人士卢立群先生旧居的复制品。

     据介绍这位卢先生曾任北伐军政治部负责人和黄埔军校教官,是抗日时期汤池训练班发起人之一,在北伐、抗战中,曾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郭沫若等结下了深厚友谊…,也是此山南坡冠名首义公园的首创者…。

     孤陋寡闻的我直到今天遛弯儿,才有幸'结识'这位辛亥革命的老前辈,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聊家
后一篇:2022年10月1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