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一句歌词,证明你已经“老”了#
按说能证明自己老了的,内在抑或外在的,方方面面的表现,应该不会少,譬如拿本叟来说,首先这滿头银发就足够了,何须用神马歌词来证个明!
可有人或许会说,你躲在屏后,就是全身皆白,谁看得见呀!
嗯说的倒也是,眼见为实嘛,看来要证明自己老没老,还是得用'文字'表述表述一哈。
做小孩时听到的歌,既有逢年过节在厨房忙碌时,妈妈对我唱过的那个川味俗曲~菜板上切腊肉,有肥有瘦,我吃肥你吃瘦,他来啃骨头!唱完往我流涎的小嘴塞一片香喷喷的,肥瘦相间的熟腊肉,事过虽已有半个多世纪,却犹如在昨。
也有后来随父母迁居捂汗,所居公寓楼的街坊发小间,传唱的汉味俗曲~好大的喜头鱼,买两斤,还有那个胡萝卜,烧肉七一七<七作吃讲>!
以上全是带曲调,还蛮好听的哦,大凡是两地过来人,对这些个与吃有关的口水歌当不会陌生。
再就是发蒙后学唱的第一首歌,除了少先队歌,印象深的,是在玩'丢手巾'游戏时唱的儿歌。
假日里,大家去校外树林里席地围成一圈,任选一个同学拿张手巾丢起来。
那年月可没什么餐巾纸,男女生若有鼻涕什么的秽物,大多随地一甩,但也有少数讲究一点的女生,上学除了书笔,还不忘往口袋里塞一块手帕,以备口鼻卫生之需。
回到刚才,游戏开始,大家伙一边拍手一边和声高唱:丢手巾,丢手巾,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只见那个拿手巾的同学,沿着外围迅跑个若干圈,趁人不注意,悄悄放在随机认定的某个同学后面,表示捉住了一个,这个同学只好捡起手巾,在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中,又开始新一轮的丢手巾,依次类推,直到玩腻了为止,这个游戏既有歌声,又有欢笑,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学生中,特别流行,我们这些过来人,恐怕没有谁没参与过。
这也就意味着凡是当年玩过这款真人游戏,只要是还健在的,个个都已是爷爷奶奶辈啦,你说老是不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