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面的民生改善能提高你的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原本就是一种综合性指标,比如说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只有在这几个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幸福的指数才可相应的提高。
当然今天讨论的关键词是改善,以上所列,看似确没多大问题,你看看,现在幼有托儿所,学有各级学校,劳也基本上有所得,至少拖欠工资的现象少了,病有医保,老有退费,除了炒房族,基本上都能安居,对于弱势群体,比如妇女儿童及残疾人,都有相应的扶持关怀帮助之政策,总体来说一片莺歌燕舞,还是蛮好的,只是都还做得不大够,似乎还有不少提升,即改善的空间。
譬如说幼童的入托率並不太高,原因或许是,若入私托所,收费昂贵,大多数人消费不起,公办收托,硬件设施所欠缺口大,加上个别育幼员素质低,虐童事件时见报端,这一块相关部门,还需加大改善力度…。
作为银发一族,可供休闲娱乐的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向那些准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一日三餐的,社会化便民供应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至于平均下来的,且年年在涨的那部分退费,如何不被消费指数的增长所淹没,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以上所聊只是个自媒体发起的,一个话题的有限讨论,这类民声仅仅只是冒个泡,说说而已,赚个流量,是当不得真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