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6-12-05 08:24:15)分类: 课题研究 |
鸠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实践研究
开
课题负责人:江爱民
2016-11
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实践研究
开
一、课题名称
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实践研究
二、课题界定
区域性联动:就是若干所学校在自愿自发的前提下,禀着平等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与宗旨,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老师的教学能力发展。
城乡作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开展作文教研活动。我们将要研究的是区域性城乡可以开展哪些作文教研活动?这些教研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操作的,操作具体步骤是什么?我们要把这些方法与步骤归纳起来,提升为一个易于操作的联动模式,成为课题成果推广出去。
三、课题理念
本课题研究基于的理念是:
立足校本——发挥校本研究的优势,注重解决区域性城乡学校在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立足课本——重点研究课本中的写作教学,以提高教师解读、运用教材的能力。
立足课堂——重点研究写作教学课堂中的读写结合策略和操作流程,有效推进读写相长。
立足成效——整体推进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提升城乡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
四、课题研究现状
教育部《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区域性城乡学校缺乏对课程资源特别是写作课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还没有能够很好建立,特别是面对写作各校资源(人力资源、人文资源等)有限的事实,加强城乡校际间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将地方性写作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引进课堂、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的联动教学方式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鸠江区学生主要来源务工随迁子女,大部分学生语言功底差,写作能力弱,家庭缺少文化氛围,鉴于此,这个课题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本课题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研究这一角度,对于快速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写作兴趣、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五、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索和总结新一轮课改的形式下,初中作文教学如何促进作文创作过程的优化,努力创设学生作文创作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联动模式,重点是要利用鸠江区各学校之间的环境差异,引进各校学生联合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形成高效的城乡结合“写作教学”的课堂联动模式,以体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教学理念,从而整体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各校的校本研究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六、课题研究内容
1、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地区和随迁子女,本课题就是深入分析他们写作习惯、方式和水平的现状。设计问卷调查和写作测试卷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定期对学生开展现代文本样式写作测试,分析学生写作能力现状,以此共同转变鸠江区各校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方式,从而适时改变联动方式研究。
3、开展教师写作教学课堂研究,通过课堂教学采用一定的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文本的能力,达到作文教学内容上的共享与交流,从而确定联动内容研究。
4、开展多种作文评改方式的创新活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修改能力。
5、研究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课外写作指导、写作能力检测、师生的网络平台和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课题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上课、观课、评课等活动,课题组研究写作教学。
2、观察法。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定期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获得写作的变化情况。
3、个案研究法。对实施过程中的案例进行跟踪分析,掌握规律,探索经验。
4、调查法。对课题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了解掌握课题实施的情况,不断加以校正,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各种材料、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对各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展示教学成果。
6、文献法。研究中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八、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分工
主要成员
课题负责人:张民辉、江爱民
课题主要组织人:缪家红
课题成员:
罗继华
王小祥
刘宏清
吴仁欢
卫
任俊丽
韦
潘慧芳
郑鸣鸣
具体分工
课题第一负责人由张民辉校长担任,总体负责本课题各项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课题学科负责人江爱民老师担任。课题还聘任区教研室周国胜老师指导本课题研究。
具体任务分工:
1、子课题: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方式研究
(江爱民
2、子课题:写人写事类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刘宏清
3、子课题:写景类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4、子课题:作文教学联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写作能力研究
(吴仁欢 王小祥
5、子课题:中考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江爱民
6、子课题:活动式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缪家红
九、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课题的准备阶段
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始“区域性城乡作文教学联动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探讨,并向市教科所递交课题立项申请,予以立项。此外宣传动员,制定方案,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组织大家,提出课题实施的假设,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主研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即区域性学校校际联动的现状、建设与情况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研究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课题研究的实施、反思阶段
第1阶段 :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
①课题组对学生写作能力分析,检测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变化情况。
负责人:课题组成员
主题 |
负责人 |
组织者 |
时间 |
写人写事类作文教学研究 |
刘宏清 吴仁欢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6年11月 |
写景类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
任俊丽 卫莉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6年10月 |
中考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
江爱民 罗继华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5月 |
活动式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
缪家红 王小祥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4月 |
第2阶段: 2017年9月到2017年12月
主题 |
负责人 |
组织者 |
截止时间 |
写人写事类作文教学研究 |
刘宏清 吴仁欢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12月 |
写景类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
任俊丽 卫莉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12月 |
中考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
江爱民 罗继华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12月 |
活动式作文教学联动研究 |
缪家红 王小祥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7年12月 |
第三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课题完善和验证阶段
主题 |
负责人 |
组织者 |
截止时间 |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
江爱民 缪家红 |
缪家红 江爱民 |
2018年3月 |
收集名师工作室学生优秀作品集 |
卫莉 |
刘宏清 江爱民 |
2018年4月 |
收集名师工作室写作教学论文集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吴仁欢 江爱民 |
2018年4月 |
名师工作室教师优秀写作教学设计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任俊丽 江爱民 |
2018年4月 |
名师工作室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视频 |
王小祥 吴仁欢 |
王小祥 江爱民 |
2018年4月 |
十、课题的保障制度
研究经费:
1、将教研经费纳入名师工作室预算。
2、为激励研究人员出成果,对优秀课题研究做出较好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3、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研讨及购买书籍资料所需经费由名师工作室承担相关费用。
制度保障:按照《鸠江区语文名师工作室课题管理办法》,本课题采取分层管理,课题总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统筹规划和全面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阶段反馈会议,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与进程。组员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工作进程与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组同时也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督导,促使课题项目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有效开展和完成。
十一、课题预期成果
1、语文名师工作室写作教学设计集。
2、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写作教学论文集。
3、语文名师工作室优秀课堂教学视频。
4、学生优秀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