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运用演算本,培养验算好习惯

(2016-12-20 00:09:06)
分类: 课题研究

如何运用演算本,培养验算好习惯

晋晓冬

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验算虽是一种智能因素,但更是一种习惯因素,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势在必行。验算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因为它满载着我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要么不重视验算,没有专门的验算本,他们有的甚至是挤在作业本空白、夹缝的地方、课本上验算,有的竟然还在桌面上验算。要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验算,如果题中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就决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他们只有在教师的“胁迫”或教材中“白纸黑字”的要求面前,才会被动地进行验算,验算成了计算教学中的“软肋”!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验算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合理利用演算本,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呢?

一、提高学生对演算本的认识

在本学期开始的一次测验后,我给刚刚接的两个班的120名孩子公布了一个令我和孩子们都很惊讶的结果,在试卷中计算题的错误率高达62%。在30分的计算分里,最高失分竟然达到25分,失分10分以上的多达33人,失分至少1分的竟然有75人之多。听到这个结果,原本还无所谓的学生纷纷张大了嘴巴,感觉到了失分的严重后果。

此时,我让所有学生把演算本拿出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课堂一片躁动,能听到有的孩子说找不到啦,有的说没有写,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干脆拿出了几张皱巴巴的破纸片,问他们上面写了些什么,他们大多数人也说不清楚。还有一小部分孩子的演算本很清晰工整,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的演算的清晰步骤和思路,我马上选择了几本请孩子们传阅,又问这几个孩子计算是不是全对,结果无一例外,全对,漂亮,事实胜于雄辩呀。之后,我和学生就如何才能改变目前这种错误率极高的状况展开讨论,讨论后,学生们一致认为演算本不规范是导致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决定以后要认真验算,彻底改正这种随随便便、不踏实的学习习惯。当然只有这么区区一件事并不能真正调动孩子们合理运用演算本的好习惯,学习的真正动力必须来自内心深处,当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见识了演算本的价值和魅力,他们就会感受到演算本的确是自己学习的良师益友,从而生成主动使用的意识。

二、培养使用演算本的习惯,指导学生怎样运用演算本。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从学生的点滴抓起。演算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探索、猜想推理的过程。“演算本”的介入能更好地为师生合作交流提供平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书写、验算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做人等都有促进作用。

(1)设定演算专区。

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孩子们怎样运用演算本,使验算能力得到提高,我先给孩子们做好表率,在黑板上设定演算专区,需要演算的题目就示范给孩子们看或者在我的提问相关问题下让孩子们指挥我进行演算操作。再或者就是请一些小榜样到专区尝试演算。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备好专用演算本。

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数学演算专用本,增强使用演算本的意识,禁止学生使用零散的纸、书本封面、书中空白、小纸条上打草稿,更不允许在手、橡皮、桌面上验算。

(3)规范演算书写。

有的学生的草稿纸上书写很乱,东写一个,西写一个;有的在原来的字迹上,又写上新的,混淆不清;有的书写马虎,把 0  写了 6容易出错。演算纸要标上题号,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的顺序来写书,在解答有疑问时标上“?”等等,书写要工整。

(4)评选“最佳演算本”。

a.每天一查,互相学习。

b.定期把学生写的好的演算本展示给其他学生学习,经常对一些草稿纸上写得比较零乱的学生进行辅导,督促他们正确书写。

(5)活用演算本。

低年级演算本作用并没有彰显,但是到了中高年级就会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刚开始,用演算本和没用演算本的区别并不大,加之学生没学会正确使用演算本,所以演算本的作用不明显。有许多学生认为,演算就是碰到复杂的计算题时,在演算本上列竖式或验算。其实这只是演算本的一部分的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演算本不仅可以用来算,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折一折、撕一撕等。

1.算一 算。这是演算本最常用的方法。即遇到口算难以解决的计算时,可以在演算本上列竖式计算。

2.画一画。可以在演算本上画图,包括示意图、线段图、草图等。比如在讲解行程问题时,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解题突破口。在解决周长、面积、植树问题时,在演算本上利用画图的策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观理解题意。

3.撕一撕。有这样一道题:把一根长绳对折再对折后长 2 米,这根绳有多长?解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撕下手边的演算纸,按题目的要求折一折。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4.列一列。在解决买票、租车等问题时,可以利用一一枚举的策略在演算本上有序列出各种情况,比较后选择出合理的方案。

5.折一折。在解决空间图形问题时,可以利用演算本折一折。如学习认识轴对称图形时,辨析每种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就可以让他们折一折。

教育家多湖辉说:“草稿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演算本上记录着学生学习、分析、思考、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端正学生演算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演算习惯,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验算习惯,才能外显学生的思考过程,才会留下学生思考的痕迹,学

生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