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2016-08-22 17:13:53)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数学教学

工程问题

安阳市文峰区明德小学     刘玉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2、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是用单位“1”表示以及求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现在合校已经五年了多了,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决定修一条高档次的一级塑胶直行跑道。大家高不高兴?今天我们来研究修跑道的问题。

    师: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4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6天,(板书: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4天,乙队单独修需6天,)

    师:因为有施工现场,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学校领导想让工程队提前完成任务,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咱们该怎么办?两个工程队合修行不行?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猜想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

2、验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师: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假设这条直行跑道的实际长度,如24米,60米……

师:可以,你们认为假设这条路的长度为多少米比较好?为什么?

生:46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好,计算方便。

;下面我们分小组计算验证。

课件出示:

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学生板演,并说出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通过以上的列式计算,你们有什么疑问?

 改变了工作总量,为什么合修的天数还是2.4天?

3、释疑:

 1)讨论释疑。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价值。

  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工作总量变了,而合修的天数不变?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4、尝试:

   既然合作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具体数值没有关系,可以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为单位“1”,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里的“1"表示什么?说出数量关系式.

5、小结:

像这样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师:今天解决的这种工程问题,其实就是用分数的方法解答我们过去学过的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6、提炼思想

怎样才知道以上的解决方法是正确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验算答案是否正确。(1/4+1/6)×12/5=1,因为我们假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所以答案正确。

师:不管假设这条道路有多长,答案都是相同的,把道路长度看成单位“1”,更简便。

师: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像这种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这种思想就是数学上“建模思想”,如行程问题等也可以用这种思想来解决。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45页第7题。

五、归纳总结,促进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作总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