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以内数的连加笔算

(2015-12-07 12:20:10)
分类: 数学教学
 100以内数的连加笔算
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一、教学设想:

教参上安排的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授100以内数的连加和连减例1和例2的内容,但是为了让孩子们较为扎实的掌握连加的所有笔算方法,明白其中的算理,所以本堂课上我只讲授了连加的笔算,把例2连减的笔算放在了下节课中。

二、教学内容:

课本P271及相应的课后练习。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先复习100以内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过程,进一步熟练笔算的算法和算理,同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掌握连加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法则。

四、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三种写法笔算连加题目。

五、教学流程:

1、出示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

34

22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第一组摘了28个南瓜,第二组摘了34个南瓜,第三组摘了22个南瓜。

【培养学生观察表格、收集信息的能力。】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的一步计算题。然后带着学生进行笔算。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

师:如何列式?

生:28+34

师:如何笔算?进位加法的笔算法则是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照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师:带领学生边复习加法的笔算法则,边进行笔算。

28+34=62(个)

8

   

               师:谁能提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生:第二小组比第三小组多摘了多少个南瓜?

34-22=12(个)

4

- 2  2

2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带领学生温习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为今天的连加的笔算奠定基础。】

3、列出连加算式28+34+22后让学生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师:老师也提了一个问题,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如何列式?

生:283422

师:这和刚才的题目相比有何不同吗?

生:刚才的是一步计算,这个是两步计算题。

师:对,像这种加了一次再加一次的题目我们叫做“连加计算”。大家看看这种题目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生:先算28+34=62,再算62+22=84

师:对,谁在前边先算谁,或者说成是“从左到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连加的笔算方法吧。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自己试着笔算一下吧!

【这是探究新知的关键,是做好知识迁移的前提,只有前期工作做好了,才能让孩子们在探究新知时有创新的火花,有跃跃欲试的激情。】

4、当三种笔算方法都出现后,逐一进行讲解和规范。

28+34+22= 84(个)           28+34+22= 84(个)          

                                  常规

+ 3         便                   2     写法

                              4

+ 2             

               

28+34+22= 84(个)          

                

        便                   

+ 2           

       

              2

【给予鼓励和细节指导,让孩子在被肯定的前提下,加强了对细节的关注。】

5、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把在同一条线上的3个数加起来,先列式,再用你喜欢的写法笔算。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连加

                          从左往右计算

28+34+22= 84(个)        28+34+22= 84(个)          

                           2

+ 3                        

                            4

+ 2              

       

28+34+22= 84(个)          

                

                             

+ 2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为下一节课做铺垫。到下节课讲例2连减的笔算时,我会先出一道连加的题目50+26+17。然后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用常规写法,简便写法1和简便写法2把连加的笔算方法先温习一遍。然后,把题目中的加号改为减号50-26-17先让孩子对比这两道题。孩子们会发现数字没变,只是运算符号由加变为了减。于是引出今天的课题,连减的笔算。先让孩子们思考:这两道题在笔算时哪些地方不变哪些地方会改变?孩子们通过比较会觉得计算顺序不变,只是算时要注意把以前的加法改为减法。接下来我会放手让孩子们先用常规方法笔算,再用简便写法1和简便写法2去尝试,最终发现简便写法2是不能使用的。到例3加减混合时,也发现简便写法2不能使用。到例4时发现简便写法1是不能使用的。最后只剩下常规写法是通用的,以后就重点加强常规写法的应用。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孩子充分的经历了知识的生产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只重点讲授常规写法。

反思不足之处:

1、由于是学生上黑板板书笔算方法,所以黑板上的板书比较乱,没有老师规范的板书演示。

2、在规范各种写法时,应该再次放手让学生相互之间说优点和不足之处。

3、写完后强调自我检查,交给孩子们检验的方法。



http://s2/mw690/006guHoYgy6XOraBF2V71&690
           李妍老师课后正在认真听本校教师的评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