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谈读书》文本教学解读

(2020-12-20 19:01:45)

【文本教学解读】

本文是两篇关于治学态度和读书方法的古文片段,分别选自《论语》和朱熹的《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业精于勤、十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而这种忘我的读书境界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所以,以本文作为读书单元的第一课,充满历史渊源和书香韵味,让学生从历史典籍的吟诵中,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得到启发。

第一则《论语》选句,主要是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论述。对待学习首先要诚实谦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的表现;学习要努力勤勉,默默地识记,学习再多也不满足,教育学生不知倦怠,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还要谦逊,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勤勉地向古人学习;学习要有进取心。学生们通过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孔子和学习态度和治学追求,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反思自身。

第二则朱熹的“三到”读书方法,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心到最重要,心如果不在,眼睛就不能看得仔细,只是随便读,那是记不住的,纵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文中“尝”是曾经,“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太一样。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古文古诗学习经验,比如读通、读懂、联系思考。学生可以尝试结合注释和上下文,读懂古文;句读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示范下,进一步把握准确。

梳理出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后,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并在平时读书生活中,慢慢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学习活动设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