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花娟工作室
刘花娟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7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柏林》说课稿

(2020-11-02 20:02:33)
分类: 说课稿

    》说课稿             

                  彬州市紫薇小学   雷敏华

一、说教材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说教法 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互相激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学生的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较强。并能通过上网及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学生具备从关键字词句中体会句子含义,感悟作者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1交流《桥》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小说特点,为本节课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和衔接。】

2、板书课题,朗读阅读提示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有目标。】

3、抓住小说三要素,理清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概括能力。】

4、分析人物,体会以小人物写大事件

【设计意图:阅读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所以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中,采取学生自读与小组合作双向结合,通过自读、感悟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知小说的人物形象。】

5、对比阅读,研究写法

【设计意图:体会小说的写作方法对本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难度,所以我选取了两篇短文进行对比阅读,从用词、人物描写、选材等方面引导孩子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发现与总结概括能力。】

6、品味结局,感受小说的意味深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一则是让学生说说假如在这节车厢里也有经历过的,有疯了的,有平静的,他们此时正在想什么?另一则我出示了三个结局,让学生对比感受原文结局的意味深长。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延伸,加深情感认识,体会作者呼吁和平的心愿,感受文章留白的深意。】

四、说板书

在柏林

以小见大

侧面描写

耐人寻味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小说特点,并请他们板书所发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孩子有成就感!】

四、说反思

1、学生有些地方思考不到位,老师对课堂知识点引导还有欠缺。

2、课堂节奏还是有点快,一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