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黑埠小学
刘肖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科书第52页例1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
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
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
|
|
三年级时,我们两次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
|
|
|
|
活动一:建立分数的意义
1、自主学习:
看图填空写分数
2、合作交流
(1)在小组里核对结果
(2)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1)形成共识,认识单位1
(2)说说:上面的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3)独立说,同桌说,全班交流。
(4)看书质疑
4、点评提升
归纳:这些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的(
)
活动二:认识分数单位
1、自主学习:
上面每个分数的单位是多少?
2、合作交流:
组里交流各自思考形成共识
3、汇报,全班交流
4、质疑提升:
(1)这些分数单位,在书写时有什么特点?
(2)完成练一练
独立思考填写
核对交流,明确每个分数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
出示列1
导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有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他叫做单位1完成试一试。
导学: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回答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形的“一份”。
|
学生交流完分数的含义,多让学生感受分数可以表示很多物体,为建构单位“1”做铺垫。
学生说过单位“1”后,让学生来说说这些单位“1”都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怎样表示,揭示分数的定义。
学生对于分数单位第一次认识,应让他们充分感知并得到充分练习。
|
|
1、“练一练”第1题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2)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练一练”第2题
(1)观察直线上是把哪个部分看作“1”的?直线上表示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491.tmp.png是怎样想的?
(2)引导: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从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3、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形中涂色表示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492.tmp.png,在引导他们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
提问:同样是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493.tmp.png,为什么被涂色桃的个数不同?
4、练习八第2-4题
学生按要求各自填写后,强调:任何一个分数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分数单位组成。
|
|
对于分数,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认识分数,学生在三年级就曾认识过,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学生,不能像一年级学生那样每节课以游戏为主,他们需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没有过多的形式,只采用了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加以应用。
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归纳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解决的重点问题。出示例题。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物体的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在做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性地思考,如:题目中的单位“1”指的是什么,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强化了学生对分数、单位“1”的认识。
我认为这次的教学设计有几个比较好的地方: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分数,有的学生说,妈妈买来6个水果,平均分给家里的3个人,每人的水果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学生说得很形象,很生动,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只是时间有限,来不及给更多的学生以发挥的时间。二是在学生做桃子题时,我设计了一个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分数,单位“1”不同,每份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美中不足的是,上课时考虑到时间关系,我只和学生交流到是单位“1”不同,所以涂的数量不同,没有进一步交流单位“1”的多少和每份数多少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没有很好突破。可能由于前后衔接不好,给学生的问题太突然,以至于学生无法从前面教学的例题中真正知道分数单位。后来想想,其实当学生出现无法回答的时候,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挥共同智慧,找到答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