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研究生之死:不得不说的真相
(2016-02-22 18:39:26)
标签:
文化时尚 |
2015年12月17日凌晨3点20分。
北京邮电大学学10楼学生公寓。
沿着深深的走廊,就着微弱的灯光,他一直向前走。他沿着消防楼梯,从12层走到了15层。再向上走了一层台阶,来到了一个小阁楼上。阁楼的尽头是两扇门,两扇窄窄的门,浅黄色,紧紧地关闭着。他推开这两扇门,凛冽的空气涌了过来。
孙腾霄,北京邮电大学2012级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今天这篇文,写给望子成龙的九友们。你们那期待的眼神,严厉的要求,给孩子的压力山大,是会出人命的!
今天这篇文,更是写给唯恐自己不够优秀的年轻九友们。失败感的幽灵,在你们的心中游荡,但它只是纸老虎!而已!一戳就破!让我们一起把失败感踩在脚下,再来个自拍!
“孙神”一路优秀
从《Vista看天下》的采访中可以看到,从小学到高中,孙腾霄一直是全校的前三名。高考在山东滕州排在前10名,最终考入了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
即使在名校云集的北京,北邮也是排得上号的学校,号称小清华,通信工程专业一直名列全国第一。
即使在牛人云集的北邮,2014年以前的孙腾霄也可以排进前5%。他获得的多项奖励有2009年北邮校级三好学生,2009年一等奖学金,2010年一等奖学金,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等。
在本科同学中,他的绰号是“孙神”。
2012年,孙腾霄通过保研成为本校的研究生,他的导师组组长是北邮的三大牛导之一,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
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2013年,女友接到了一个书稿翻译任务,一个国外大型绘图软件的操作指南。任务很急,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做到第一个月,她就发现自己无法按期完成任务。
她找到孙腾霄,当时正是暑假,孙还在家里,他一口答应了三分之一的书稿翻译,并提前一礼拜交稿。
“我特别开心,就问他累不累。”女友回忆,他回答说小意思,一边踢球一边就完成了翻译。半年之后,王晓梅见到了孙母,才得知孙腾霄接到书稿后,每天都翻译到凌晨两点。
这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扛的年轻人。他很少求人,别人让他帮忙,他特别乐意,但是他从来不说他帮忙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辛,从来都不说。
他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想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满意。
从小孙腾霄就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家族的未来。他一路过关斩将,直到研究生,都没有让身边人失望过,他也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但这种负担越来越重,太累了。
毕业论文遭遇打击
从2014年1月份到10月份,孙腾霄在北京华为研究所实习了9个月,这9个月,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孙腾霄和同学们去华为实习无疑是被很多人羡慕的,那里有在学校无法获得的大量数据。孙腾霄去华为前信心满满,准备用六个月的时间打造一篇漂亮的毕业论文。
然而,此后9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孙腾霄和他的同学基本是在打杂,测量时间参数啥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眼瞅着做论文的时间越来越短,他非常着急,寄希望于导师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导师也爱莫能助。
孙腾霄非常沮丧。在华为那段时间,他的性格有所转变,女朋友发现他不再意气风发,而是变得沉默寡言。
2014年10月份,完全无望的孙腾霄和研究生同学强行撤离了华为,另外开题写论文。在华为,孙腾霄没有积累到任何研究成果,手头唯一有的就是去年师兄给他用来学习的资料。于是,他以这篇资料为基础开始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可想而知,这论文在开创性上有先天性缺陷。
在随后的多重审查中,他的论文被评为缺乏创新,甚至有抄袭嫌疑。导师告知孙腾霄,需延期一年毕业,重做论文。
这时候,孙腾霄已和中国银行总行亚太中心签了三方协议,如果延期,就意味着他要放弃这个带有北京户口的Offer。这让全家焦急万分。
接到导师通知的时候,孙腾霄还在滕州家里过年,他很惊慌,但当时并没有绝望,还是希望争取找导师沟通,争取三个月的大改,赶上7月份毕业。
但导师不同意。他当时就抱着女友哭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他哭。
医生的抑郁症判决书
毕业延期之后,他被安排搬到学弟们的宿舍。他与学弟们没有对话,没有交流,除了写那篇论文,就是打游戏。玩一阵游戏他就会去小阳台抽烟、散心。他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他无法看书,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论文上。
2015年3月份,父母陪着他去了北医六院,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给他开一些药服用:西酞普兰片和三辰片。
孙腾霄一直积极治疗。除了吃药,他自己的治疗方式就是默默地跑步。有时候女友会在操场等他,但大部分时候是他一个人在跑,一圈,两圈,跑步会持续一个小时之久。
他还在网络上寻找抑郁症的答案,在知乎上关注了“心视界”专栏,这是一个心理治疗的互动专栏,可以在线解答心理疾病问题。他还关注了一个问题,“在临床上不遵从医嘱,后果很严重的例子有哪些?”
自我怀疑的虫子
他不想回到宿舍,不想面对学弟,他有一颗骄傲的心,不想带着“延期一年”的标签面对那年轻一年的天之骄子,更不想被他们背后议论。他反思自己的人生,开始否定自己过去的一切。
进入研究生阶段,孙腾霄在同学眼里就变成一个很闷的人。“和你开玩笑都是闷闷的,脸上没有表情那种。3月份之后,他有些躲着我们,后来知道他得了抑郁症,但外表看不出来。”孙腾霄的同学说。
2015年11月22日,同学给他发短信,问他工作情况如何。他回复,“还在找……”
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只去面试了三家公司,中国移动,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总行,最终凭借着优秀的履历,他敲定了工行的工作。其实他依然优秀,但自我怀疑的虫子已经开始吞噬他的内心。
11月30日中午12点13分,孙腾霄将论文通过QQ传给了导师。
“你有时间的时候来找我一下,说明一下论文当中哪些是你的主要工作,和参考文献有无直接的关系,若有请说明。”下午4点32分,导师回复他。
怀疑的种子已经发芽,不断成长,导师见到论文的第一反应是求证孙腾霄的原创部分,骄傲的年轻人又一次感受到了伤害。
2015年12月18日凌晨两点钟,孙腾霄走出1217,右转进到小阳台,抽了10分钟的烟,然后回到了宿舍。
三点钟,孙腾霄从床上起身,他在桌子上,电脑旁边留了张纸条,随即,他推开房门。
那张纸条上写的是:“活着真的很痛苦,不想再伤害自己的家人了。”
孙腾霄之死的未解之疑
到底是谁、是什么害死了孙腾霄?
是中国式教育吗?
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满含期待的眼神么?
是他自己那颗傲娇的经不起打击的小心脏么?
把责任归于中国式教育,归于父母的期待,很省事,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每次有孩子跳楼,人们照例都是一番唏嘘,一番感叹,然后又等来下一个跳楼的新闻。
泛泛的表面归因,不加深入的表面分析,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只有具体深入分析,研究这种心态的成因,才有价值,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
老九认为,从九型人格理论看来,最害怕失败的就是第三类型。他们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评价中,很累。如果他确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有可能选择结束生命,以此逃避自责。
九型人格讲的基本恐惧,就是内心深处比死还可怕的东西。对第三类型来说,它们人生的信条就是:如果不能比别人成功,如果不能比别人优秀,如果得不到鲜花和掌声,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不是这一类型的人是不太理解这个信条的意义的。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比如有九友可能就会说,为这事儿就自杀,那我早就死一百回了!
对教育孩子来说,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咱们九型秀曾分享过多篇专门讲这个的案例,标题是:
《那些被夸惨的熊孩子”》
《“状元”难成大器全怪家长》
《一个高分毕业生的沉痛反思》
限于篇幅,今天不在这儿重复了,回复“熊孩子”即可进入“家有熊孩子”栏目取阅。
情绪低落,不等于抑郁
综合各种能查到的信息,孙腾霄之死是因为他走进了死胡同,却没有人深懂他,没能及时把他拽回来。
当毕业论文遭遇不顺,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这只是他觉得自己没面子,不好意思见人而已。这只是情绪低落,这不是抑郁。
当被通知延迟一年毕业,他也只是更加觉得没面子,不接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的沉默寡言,依然只是情绪低落,这不是抑郁。
这时候他的心态开始变形,他从自己的标准出发,臆断别人认为他是失败者。他觉得别人是这么看他的,逐渐变得敏感,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细节,本来可能没有什么含义,也会被他过度解读为嘲笑、讥讽。
但这时候依然只是心态调整问题,仍然不是抑郁症!只要带领他认识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心病来自于外在标准,就有可能摆脱对别人评价的基本恐惧,中立的看待自己,走出阴霾,走向阳光。
心病还须心药医,遗憾的是,他被无知的人们带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得到了“我是抑郁症”、“我有病”的残酷判决!
对第三类型性格而言,这是更大的失败!这是更加难以启齿的耻辱!可以说这是死刑判决!
走到这一步,他已坠入深渊,就必须依靠有爱心的专业人士来搭救他了。
给他下抑郁症判决的那位医生,你有没有很认真的诊断?花了几分钟?是否分清了抑郁和情绪变低落的边界?是否真的了解他情绪的种类和来源?你是负责任的吗?
很可疑。
其实,孙腾霄自己也隐约觉得自己不是抑郁症,所以他问如果不遵医嘱会如何。可惜的是他也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被内心的基本恐惧给害的。
可怕的真相是:孙腾霄可能自始至终都并没有抑郁!他的抑郁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是被别人说出来的!
治抑郁,有比吃药更好的办法
就算真的是抑郁,也不是没办法。药物并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好办法,有时候试着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接受到新鲜的空气。
一位网友说,一年前他也因为学业产生了严重的抑郁情绪,瑞典的导师Ana对他只是建议暂停论文外出旅行。瑞典的心理医生也是同样的建议。一个月的旅行后,他居然以轻松的心态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
这位九友说,他很庆幸,明白了生活中有很多体验是高于“成功”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放不下或挺不过去的,就像九型秀说的,挫折和失败只是一个调整自己的信号而已。
挫折教育,你可能做错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挫折教育”不是可以锻炼孩子吗?
挫折教育的本意是训练孩子的逆商,养成一颗强大的心灵。现实中的挫折教育存在三大问题:
一个是走过场、走形式;
一个是不舍得;
一个是统一标准,不得要领。
这里重点说第三种,为何未得要领?
就是因为不懂得性格与成长环境的关系,不懂自己的孩子内心的基本恐惧是什么、基本欲望是什么。
你都不知道孩子怕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心中的挫折,你怎么设计挫折教育?那么多类型的孩子,你怎么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
什么都不知,不因人而异,这样的挫折教育能有效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