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春秋那些霸主 |
宋郑之战
当宋国面临巨大的危难的时候,上天也看着他冤的想帮他一把,就在这一年北边的少数民族北戎突然入侵郑国,郑庄公亲自帅兵抵御他们,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农耕文明一直都是威胁,只不过一个时期严重,一个时期不太严重而已,而此时此刻,周王室已经衰落,中原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这个时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时期,于是郑庄公召开会议说:“他们是步兵,机动性强,而我们用的是战车,机动性较差,我很担心他们突然绕到我军之后袭击我们。”庄公的儿子公子突说:“我们先派遣一些勇敢但不刚毅的士兵,让他们和敌人一接触就假装溃败,戎人必然信心大增,就会轻率的追击,戎人一向贪婪不团结,必然会阵型混乱,您然后用伏兵前后夹击,必然获得大胜。”郑庄公思考再三,同意了公子突的建议。
果然戎人的前锋部队看见郑国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于是为了追赶郑军,互不相让,很快军形就大乱了,紧接着被郑国伏兵从中间截断,前后夹攻,将戎军的先锋部队全部歼灭,后续部队拼命逃跑,郑人把戎军打的大败。
我们常说点背喝水都筛牙,这回就是神仙也没办法了,宋国的厄运马上就要到来了,第二年周历二月(公元前713年)鲁隐公、郑庄公、齐僖公在中丘相会,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中确定攻宋的出兵日期,于是六月初七鲁隐公率领军队在菅地打败宋军。十五日,郑国军队攻入郜地。十六日,郑国把攻下的郜地送给了鲁国。二十五日,郑国军队又下防地,二十六日,郑国又把防地送给了鲁国。也许有人会问郑庄公损兵折将攻下的城池为什么会这么大方的送给鲁国,其实这就是庄公的智慧。其实不是庄公大方,而是庄公有更大的图谋——吞并徐国,通过这两块地方来获得鲁国帮助攻打许国的支持,这算盘打的不可为不精,对鲁国来说得一块算一块,也只有好处没坏处,但鲁国并没有想到庄公的阴险之处,鲁国已经牢牢的被绑在了郑国的战车上,鲁宋两国无法在和好!这一招可谓阴险至极。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宋国不是兔子,不是待宰的羔羊,于是七月初五,宋国联合卫国攻打郑国,当攻打到戴地的时候,宋卫两国实在是打不下了,于是又去联合蔡国,虽然蔡国来了,但是蔡国是有想法的,吃肉的时候没我,现在剩骨头啃不动了想起我来了,带着这种想法的蔡国自然很不合作,结果在八月初八郑庄公包围戴地,初九攻克戴地,俘虏了宋、卫、蔡三国的军队,可谓大获全胜。其实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没悬念,因为郑庄公更懂得人性,在自己吃肉的的时候也要给别人留口汤,而宋殇公显然不明白这一点,只想到利益是自己的,麻烦是别人的,这就是郑庄公于宋殇公的区别,遇上这样的对手,想不赢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