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先哲的点滴故事(69)——威廉·麦独孤

(2018-04-14 00:22:14)
标签:

杂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常向东

今天星期五,上海天气多云,15℃-19℃,空气质量良。

继续心理学先哲的点滴故事。

威廉·麦独孤

https://pic.wenwo.com/fimg/55990136295.jpg

1.生平:1871年-1938年。

2.尊称: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创建人、社会心理学先驱。

3.故事:威廉·麦独孤于1871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富裕意大利家庭里,其父亲是一家化工厂厂长。麦独孤于1886年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生理学,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医学,期间阅读了詹姆斯的心理学著作,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94年,麦独孤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学士学位,之后在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继续深造学习。1898年,在该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随剑桥大学人类学探险队前往大洋洲某岛屿考察土著人生活,甚至接触过食人族。不久又赴婆罗洲研究当地土著部落,曾到过中国、爪哇、印度等地。回国后再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师从缪勒,学习实验心理学研究一年,接受物理精神病学和实验心理学指导。

1900年,麦独孤任伦敦大学讲师,并主持心理学实验室。同年结婚,婚后育有五个孩子。1904年后,麦独孤曾任剑桥大学哲学讲师及牛津大学心理学讲师。

1912年,麦独孤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14年至1918年一战期间,麦独孤曾任军医少校,从事军人精神病治疗工作。退役后重返剑桥,但一直没有升任教授。

1920年,麦独孤应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邀请,出任该校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后来麦独孤遭到舆论攻击,他转向动物心理学研究,研究心灵学。

1921年至1924年间,麦独孤担任美国心灵研究会会长。

1927年,麦独孤转到北卡罗来纳州迪克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兼教授,建立了超心理学研究所,以科学立场从事心灵和超心理学研究。

1938年离世,享年67岁。

https://pic.wenwo.com/fimg/74538135997.jpg

4.学术贡献

(1)威廉·麦独孤是策动心理学(Hormic Psychology)创建人。

https://pic.wenwo.com/fimg/24869136300.jpg

麦独孤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所驱策的,所以又称为目的心理学(Purposive Psychology)。

麦独孤认为目的性行为有五个特征:

Ⅰ.目的性行为是自发性的。

Ⅱ.行为开始后,即使引起行为的刺激消失,行为仍然继续。

Ⅲ.如目的性行为受阻,个体将变换其行为方式以达到目的。

Ⅳ.目的达到以后,行为才会停止。

Ⅴ.目的性行为因重复练习而增强。因此他认为尝试错误式的行为是目的性行为,不是反射。

(2)威廉·麦独孤提出了本能说。

麦独孤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试图用本能解释行为。麦独孤认为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生物倾向,决定那些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观,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以及对它作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

人与动物本能性行为表现为三种成分:

Ⅰ.知觉成分:指个体对某些特定刺激给予特别注意的先天倾向,如认识食物等。

Ⅱ.行动成分:指个体的目的导向行为活动,在达到目的从而获得满足之前,行动不会停止。如觅食、求偶等。

Ⅲ.情绪成分:指伴随行动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如觅到食物后有愉快情绪、与敌人战斗有愤怒情绪等。

麦独孤列举出12种本能:如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等。

麦独孤认为这些本能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行为,本能可以是无限的。本能使机体驱向目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伴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母爱与温情相伴随。

麦独孤还用本能-情绪说解释群体心理。认为情绪增强是使群体凝聚的粘合剂。

(3)威廉·麦独孤阐述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集体主义观点。

他指出心理学需要去研究统一体、机体完整性和潜力。物种和个体的进化历程主要是社会的,每前进一步都是由于个体和他的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个体心灵的生长随它所处的社会的精神势力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这些势力又是构成社会的各种个体心灵交互影响的产物。

https://pic.wenwo.com/fimg/53020136001.jpg

(4)主要代表著作有:《生理心理学入门》、《社会心理学导论》、《身体和心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团体心理》、《心理学纲要》、《变态心理学纲要》、《生命之谜》等。

https://pic.wenwo.com/fimg/6552813630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