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先哲的点滴故事(31)——亚伯拉罕·马斯洛

(2018-03-13 00:20:54)
标签:

杂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常向东

今天星期一,上海天气晴,13℃-21℃,空气质量良。

继续心理学先哲的点滴故事。

亚伯拉罕·马斯洛
https://pic.wenwo.com/fimg/344880463.jpg

1.生平:1908年-1970年。

2.尊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3.故事:马斯洛于190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父母亲都是犹太人,马斯洛是家中的长子,父亲酗酒,母亲极度迷信。马斯洛的童年更多的感受是孤独与痛苦,从未得到过母爱。这使马斯洛在童年时就变成了一个害羞、敏感、而且有神经质的孩子。

但童年的马斯洛却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孩子。当他学习美国历史的时候,就把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做为了自己心中的英雄。青少年时期,马斯洛因为体弱、鼻子大而极度自卑,但当他读到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时,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1926年,马斯洛遵从父母的意愿,进入了纽约市立学院学习法律,但他发现他并不喜欢学法律。后来他又转学到康奈尔大学学习心理学,但不久之后,他又觉得心理学对他没有吸引力,又返回了纽约市立学院。

https://pic.wenwo.com/fimg/2810080464.jpg

1928年,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的表妹贝莎结婚了。婚后,马斯洛夫妇前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续学习。马斯洛刚开始接触了行为主义,并为之欣喜若狂。但后来,当他研读了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之后,渐渐对行为主义失去了兴趣。

1930年,马斯洛获得了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31年,获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得了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哈洛和魏特海默都曾是马斯洛的指导老师。马斯洛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该论文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桑代克提供给马斯洛一个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博士后学习的机会。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然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

1937年,马斯洛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教授时,他在思想上才放弃行为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1951年,马斯洛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马斯洛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0年马斯洛离世,享年62岁。

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了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了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情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了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



https://pic.wenwo.com/fimg/5507280690.jpg

4.学术贡献

(1)马斯洛创立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第一类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属于匮乏性需要;第二类需要包括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或存在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https://pic.wenwo.com/fimg/1196080467.jpg

https://pic.wenwo.com/fimg/6266680694.jpg

https://pic.wenwo.com/fimg/6865980473.jpg

(2)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核心是指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情感,这个时候人是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体验。
https://pic.wenwo.com/fimg/8565480469.jpg

(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有: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3〉对人真诚、坦率与自然。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

〈10〉具有深厚的友情。

〈11〉具备民主的精神。

〈12〉能区分手段与目的。

〈13〉富于创造性。

〈14〉处事幽默、风趣。

〈15〉反对盲目遵从。

(4)马斯洛的主要代表著作有:《人类动机理论》、《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科学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洞察未来》、《自我实现的人》、《Z理论》等。

https://pic.wenwo.com/fimg/284188070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