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快题画到走火入魔?西建大连续两年初试快题120+的学长带你重温最简单的套路,把你拉回正轨。

(2017-11-24 16:51:18)
标签:

考研快题

2017考研攻略

学长考研分享

考研经验


2017考研时间:2017年12月24日至12月26日

距离2017年考研还有

30 天

常常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手法,却始终得不到评图老师的肯定?看着别人用着各式各样的手法,自己却在迷茫中莫衷一是?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


不要着急

 

今天小编邀请到

连续两年西建大初试快题考试120+T学长

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当初学快题的感受

学长是如何在考试前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从不会画快题的迷茫到突然领悟快题真谛最终在快题考场上连续两年狂砍120+的。

(为什么是两年?因为……第一年理论课挂了呗。。https://res.wx.qq.com/mpres/htmledition/images/icon/common/emotion_panel/emoji_wx/2_05.png?wx_lazy=1

http://s4/mw690/006gd4MZzy7g3HV4hb5c3&690

T学长简介:

2016年初试325分,快题120,理论课没过线惨遭淘汰。2017年卷土重来,痛定思痛狂学理论课,最终理论课110,快题更进一步128,总分385荣获初试总分第三名,快题第五名。


以下是T学长的分享

希望对考研的朋友有所帮助


T学长的考研分享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120分在西建大初试的建筑快题中的比重,在2016年建筑学院贴出的榜单中,总共约120人进入复试,快题得分在120及以上的有9人,而在2017年的榜单中,快题得分在120及以上有12人,如果按照每年总共约800人参加考试来计算,这个分数相当于前1%-1.5%,可以说已经是百里挑一。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下面我要说的套路或许大家会觉得过于简单,甚至嗤之以鼻觉得每个人都会,而这份榜单却说明,能真正理解并踏踏实实去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同学还是少数,所以还是希望同学们在考前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尤其是对那些仍然为快题而迷茫的同学来说,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在距离2016年考研初试只有两个月的时候,在秋季快题班的评图课上,一向喜欢出奇制胜期望获取评图老师赞许的我,每次得到的评价都是诸如“你这样画,第一批挂的就是你”、“下次可千万不敢这么画”之类,要么干脆画不出来连图都没法交,让我深陷迷茫,而在一个月后去找导师看图的时候,我得到的评价却已经变成“总体来说画的可以,正常发挥的话,通过入学考试没有问题”。大家一定好奇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闭门思过,究竟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这也正是我今天要跟同学们分享的经验,也就是(划重点:)认真研究回字型平面,通过研究运用回字型平面的优秀快题来领悟快速设计建筑方方面面的精髓,最后在自己的作业里灵活运用并加上整齐的构图。(回字型不仅可以拿来直接用,在理解了其精髓之后,我们还可以整个理解快速设计的实质,创造合适的交通形式以适应那些不适合做回字型的建筑类型,如幼儿园、体育馆等等)


很多同学一听到回字型平面,都会觉得,会不会太简单too simple?甚至连我自己也免不了这样觉得,以至于在快题班画图的时候总想着搞创作,要标新立异,觉过却适得其反。直到后来我慢慢用好回字型并获得肯定之后,我才回想起曾经一位老师跟我的谈话,那是学院里一个帮大牛老师带研究生的年轻讲师给我的告诫:

我:如果用万能平面会不会被扣分?

老师:万能平面是真正能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会影响你的分数。

我:但这样不是无法反应学生的设计能力吗?

老师:考研快题考的是你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是你研究生阶段要学的东西。

划重点:考研快题考的是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设计能力。所以在实力不够的时候,在考场上千万不要秀创意。


首先我们以16年的真题——革命大生产纪念馆为例,看看回字型猥琐方案是如何拿到高分的。

 

(题目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就不放图了,主要放一些方案推导过程,手机扫描图有点歪,请同学们见谅。。)

http://s13/mw690/006gd4MZzy7g3Ihgk4A3c&690

http://s9/mw690/006gd4MZzy7g3Ih02QE18&690

http://s3/mw690/006gd4MZzy7g3Ih3yz842&690

http://s7/mw690/006gd4MZzy7g3Ih6FOS16&690

http://s12/mw690/006gd4MZzy7g3Ih9Quv3b&690

http://s10/mw690/006gd4MZzy7g3IhcWApa9&690
(成果展示是大致效果,随手画的透视图有点偏左,同学们注意)


现在回忆起当时的考场上,我抬头看着别人的方案,各式各样的手法不断地冲击着我的视觉,有在场地外设置片墙的,有把建筑做成分散式的,还有做不规则几何形平面的,令人目不暇接,我当时默默看着自己的回字型平面,心理默默感叹,还是城里人会玩,我把图画完祈祷过及格线就行,要是能拿个110已经谢天谢地了。而结果呢,超过绝大多数的人竟然是我这样的方案。


说到这里,有必要带领大家回顾一下回字型建筑的设计要领:

首先在你进行完场地设计之后,在开始设计建筑之前,基地里就已经有一个回字形的块,两层为主,局部一层或三层。然后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主入口门厅、次入口门厅、楼梯、洗手间。如果是公共场地上的建筑,主入口一定要明显,面积足够大,且位置不宜过深。次入口门厅一般可以理解为内部办公区和外部人员使用空间之间的划分节点,面积只需要有一间办公室大小,要主次门厅保持足够距离,否则就失去意义。

http://s16/mw690/006gd4MZzy7g3IsACe3df&690
平面上,牢记快题建筑平面的本质就是走廊外挂房间。必须要有通高空间,门厅必选,其他功能酌情通高,尤其是可以做成开放性的空间,例如展厅、中央大厅等。围绕庭院一侧可以做直跑楼梯(说一个小窍门,室内开放的通高空间可以考虑贴着室外庭院布置,丰富空间效果)。除了甩在外面的大空间体块外,尽量不用无逻辑的曲线、斜线。内部的走廊要在转折处延伸到建筑外墙,避免角落被封死。


http://s12/mw690/006gd4MZzy7g3IwB5ZF1b&690
立面设计,要大实大虚的黑白关系,白处做成实体块,留白为主,黑处做成虚面,可以多画点细节。多看建成案例,总结和谐的黑白关系。

小技巧:用立面的进退来加大黑白面的对比,尝试运用柱廊。忌讳把造型设计成乱成一团的细节的堆砌。还要注意造型一定要符合建筑应有的性格,要反应内部空间,比如博物馆就要大虚大实,酒店、办公楼、教学楼就要里面上整齐排列的窗户,餐厅之类的商业建筑就要有足够的玻璃幕墙,等等。

另外跟同学们说一点,很多同学们的设计方式就是用走廊串起来一个又一个的体块,整体的功能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造型就是不好看。那是因为随意升起来的体块们缺乏整体感,各个体块之间从长宽高到相互之间的黑白关系甚至体块之间的进退关系彼此之间缺乏呼应,造成凌乱的感觉。所以从这个角度又印证了回字型造型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塑造整体感强烈的体块和完整气派的主立面。
表现图,若题目没有特殊要求,首选从人来方向望向主入口的人视图,在设计时就注意重点设计主入口所在的主立面;谨慎选择鸟瞰图,除非建筑体块精彩丰富。

此处说明一下,有传言说画鸟瞰图加分,对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考前都咨询过学院里不同的老师,所有的回复都出奇的一致,就是没有所谓画鸟瞰加分的说法(包括读研阶段给甲方汇报项目的时候,老师也要求在PPT里主要展示人视图,老师的原话是说因为没人会飞起来看鸟瞰效果)。

同时老师们还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画,因为大部分人都画不好鸟瞰,在角度的选择、三个建筑面的表达上都比透视图要难,如果画不好还硬要画,出来的效果等于两千万高清摄像头照亮你的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51EN00SIGG.gif
记住量力而行,把人视图画好已经足够拿到120+。

剖面的选择上,首选室内通高空间处,再是门厅加中庭,或者门厅加楼梯,这些场景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切忌没有任何空间高度变化的瞎剖的剖面。(除非真是时间来不及了凑个图)
在构图方面,(敲黑板划重点)在我当时找老师看图的时候,老师先按顺序改完所有平立剖面立的问题,看完之后,把所有图摆在一起,说: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只够让你的分数上下五分到十分,最重要的构图问题,可能在第一感觉上直接决定你的图是90还是120。

因此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从表现图到分析图,每个图尽量要有一个图框(可以是隐形的),这些图框之间作为辅助线来彼此对齐,控制尽量相同的间距,避免图面上时而松散时而拥挤。(回到上面看看刚才的图面效果,是不是每个图都对齐了?)

说完这些,再让我们继续看看2017年的初试快题——气象监测局办公楼设计方案,这是我沿着去年的思路继续发展了一年的成果:



http://s16/mw690/006gd4MZzy7g3J8jhpR8f&690


走出考场,跟自己一年前的快题比较了一下,自信在各个方面都有进步,最终分数下来,也比去年多了8分。

说到这里,今天的经验分享就进入尾声,希望仍对快题感到迷茫的同学能从上文中得到启发,查缺补漏,纠正自己的设计思维。同时由于篇幅有限,自己所做的准备工作也有限,加上每个人所面对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可能无法解决所有同学的问题,所以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跟大家做进一步交流,给学弟学妹们更直接的点拨。

在此预祝同学们都能在考研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如果大家觉得学长写的不错
或想进一步了解学长的设计思路和套路。
请在文章下踊跃留言或者转发
如果大家反应积极
我们会在近期邀请学长
给大家做一节快题的网络直播课程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