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实践研究的调查报告
(2021-03-03 11:44:53)
一、调查目的
二、
问卷内容
根据课题组给出的《问卷调查(学生版)》和《问卷调查(教师版)》。调查表的主要内容涉及对低年级学生读题习惯现状的分析、判断及对策研究。
三、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象为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小学学生及数学教师,共587位学生与15位数学教师参与了问卷调查。
(二)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制作问卷,发放、收集、整理,最终得出百分统计数据。
四、
调查结果与分析
Q1:做题时你会只关注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而忽略文字之外的图画吗?
会(17.89%)
从问题1看出,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读题时忽略图画等信息,仅仅只关注文字信息,说明学生存在读题不全、图文脱离的情况。
Q2:你读题一般读几遍?
很少会(1.36%)
Q3:你有过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的时候吗?
从没有过(7.5%)
从问题3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的情况,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同时也能看出没有认真审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危害。
Q4:上数学课时,老师让你多读题中的关键词句吗?
从问题4看出,数学老师会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多读题中对解题
有帮助的关键词句。
Q5:在做较难题目时,你会边默读边划出关键词句吗?
键词句来提醒自己,帮助解题。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题中的关键
词句的重要性。
Q6:现在你是需要家长或老师,还是自己读题、分析题意?
从问题6看出,还存在学生不能做到独立读题、解题,甚至还需要家长或老师来帮助读题、分析题意的情况。
Q7:你有没有因为再次读题而查找到错误?
经常(34.41%)
从问题7看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看错、算错、粗心等情况,但通过再次读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查找到错误的经历。说明多次读题,能更好的理解题意。
Q8:你认为认真读题,对于你的数学学习有帮助吗?
有很大帮助(95.23%)
从问题8看出,几乎所有学生都赞同认真读题对数学学习有帮助的说法。
Q9:平时做题目时,你是怎样读题的?
认真阅读,圈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74.62%)
从问题9看出,在平时做题目时,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能做到认真读题,圈画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后在解答。但仍然存在学生大概了解题意、凭感觉做题的现象。
Q10:当题目中只有两个条件时,就不用读题了,你觉得呢?
要认真读题(96.59%)
从问题10看出,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哪怕题目给出的条件很少、很简单,我们也要做到认真读题的习惯。
Q11:你觉得,你的读题能力如何?
从问题11看出,仅仅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读题能力非常好,还
有大部分学生的读题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师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Q1:在教学中,你是否注重对学生读题习惯的培养?
经常(100%)
从问题1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师都会注重对学生读题习惯的培
养。
Q2:你是否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划出关键句?
经常(73.33%)
从问题2看出,在学生做题目时,没有哪个教师会不要求学生在题中圈画关
键词句。
Q3:在教学中,你有指导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吗?
有(86.67%)
从问题3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师都有指导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只是指导的次数有区别而已。
Q4:你要求家长与你配合,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吗?
要求(73.33%)
从问题4看出,教师都希望家长能配合他们,一起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
习惯。
Q5:你有使学生养成良好读题习惯的方法吗?
有(60%)
从问题5看出,教师注重学生能养成良好读题习惯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
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已经养成,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正在养成的过程中。
Q6:你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读题重要吗?
非常重要(100%)
从问题6看出,所有教师都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是非
常重要的。
Q7:你觉得学生读题时,有必要在题中划出关键词和重要数据吗?
非常必要(73.33%)
从问题7看出,所有教师都认为,学生读题时,应该在题中划出关键词和重
要数据。可见,读题不仅要求眼到、口到,还要手到。
Q8:你会引导学生在题目中圈圈画画吗?
经常(80%)
从问题8看出,教师们都会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圈画画,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读题习惯的方法。
Q9:你觉得你们班孩子的读题习惯好吗?
很好(20%)
从问题9看出,五分之四的教师认为自己班的学生的读题习惯还是一般,说明学生的读题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
Q10:当学生做题出现错误的时候,你会强调认真读题吗?
肯定会(100%)
从问题10看出,在学生做题出现错误的时候,所有的教师都会强调学生认真读题。说明认真读题的习惯对学生是很重要的。
Q11:你在课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吗?
经常(86.67%)
从问题11看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Q12:你在课上有意识的教孩子一些读题技巧吗?
经常(86.67%)
从问题12看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也会有意识地教学生一些读题技巧。
Q13:你是否在读题过程中要求你的学生圈圈划划?
经常(73.33%)
从问题13看出,在读题过程中,教师们都会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做到眼到、口到,还要手到,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圈划划。
Q14:你觉得,你任教班级的学生的读题能力如何?
非常好(6.67%)
五、调查结果与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在读题的时候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还需要家长或老师代劳;有的读题不全、图文脱离;有的没有读题意识、或流于形式,凭着习惯去做。这些不良的读题习惯长久下去,学生不仅会成绩下滑,对数学学习积极性降低,还会失去读题能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不管是读题目、读要求还是读计算的过程都是一个审题的前提,更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得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学生学会读题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正确的读题方法,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们都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但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那么,如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的读题习惯呢?
一、留时间多给学生读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带读、领读,遇到较难理解的词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多读几遍,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消化题目信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行默读,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在不依赖教师讲解的情况下,读完题目后要能理解题目的主要信息。三年级的学生则要有较高的要求,题目应该完全交由学生来读,教师负责讲解,学生要能独立的获取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逻辑关系。教师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题后,学生就能获得大量的读题练习,潜移默化之间养成读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1、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指导学生“手眼一致”地读题。一字一句地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每一题至少读三遍,不懂还可以再读。当然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可以出声轻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可以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也可以适当进行解释。
2、针对图文结合的题目,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去分析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不能出现读题不全、图文脱离现象。
3、读题不仅要求眼到、口到,还要手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让学生养成边读边画、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圈画画,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4、读题要全面理解题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先理清题中的条件信息,明确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完整解答。
培养读题能力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启蒙数学教学开好头,为低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起好步,更为中高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令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要求学生读题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读题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