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2020-11-04 14:38:28)培养正确的审题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1、一字一句地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指导学生“手眼一致”地读题,眼睛随着手指的平移而逐个地读字,一行结束后,另起一行还是从左往右读,不能隔行来读。每一题至少读三遍,不懂还可以再读。
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逐步读懂题目的意思。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如接近、相距、至少等数学术语。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反之只读文字而忽略了看图。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要边读边想边勾划标注。
对内容进行一般分析理解,对重要内容、数学术语作上自己规定的符号。如在读“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题目时,为了防止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观念,让学生作勾划.
4、读时可以将文字转化为图形。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比较差,课本和练习中很多数学语言学生阅读后很难理解,不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将这些数学语言转化为图形来帮助理解。
5、要善于根据问题搜罗、提取所需信息。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这样的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取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留心观察会发现,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和法则后,计算的正确率依旧不高,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错误更多。可见,在做计算题中也应注重阅读。计算过程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在作业前要先将算式完整的读一遍,搞清楚有几步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再动笔抄写题目,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搞错运算顺序而空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