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2018-11-29 08:41:28)

编号:            

 

 

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宋云翔    钱华          

所在单位         海门市正余小学          

申报日期           2018年4月           

 

 

 

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姓    

宋云翔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5.10

行政职务

总务主任

专业技术职务

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专长

教育教学研究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电    

13485195536

工作单位

海门市正余小学

E-mail

1031988547@qq.com

通讯地址

海门市正余小学

邮政编码

226153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完成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1.海门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感培养的行动研究》已结题

2.海门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有效构建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已结题

3.省陶研课题《基于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的学校文化构建行动研究》已结题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尝试

《广西教育》     2013.10

善待生成,让探究向更深处漫溯

《小学教学参考》 2016.11

小学数学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路径

《内蒙古教育》   2016.12

引领学生思维从固化奔向发散

《山西教育》     2016.12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数学深度教学

《名师在线》     2017.12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数学教材解读

《江西教育》     2018.8

数学思维教学中的问题策略

《南通教育研究》 2015.12

在数学“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名师之路》     2013.9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张卫忠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组织管理

张霞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协调联络

姜兵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

教育教学研究

实践指导

范春辉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赵勤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张丽娟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江永新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陆莉莉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吴玉英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凌辉

海门市正余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育教学研究

子课题承担者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数学读题习惯: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师生互动、结合不同学习情境反复练习形成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

本课题研究的界定:本课题主要研究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数学课堂实现高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从事小学工作以来,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仔细、题目意思不明白就开始做题。究其原因是学生读题的习惯问题。读题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学生学习数学开始培养。我们年级老师也经常发现: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而阅读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又有限,再加上在思维方式上也很不成熟,所以读题及对题意的理解就成为了部分孩子学习上的拦路虎在完成作业时都是教师读题,乃至分析完题目意思、做答题示范之后再解题。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惰性,不会主动读题,看到图画与文字不能耐心地去理解题意,凭着主观判断去答题。这样的数学学习习惯直接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年级教材是以图形、表格、漫画、对话、文字等多样性提供信息,呈现问题。要想做对题,必先读懂题意。同时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根据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与过于依赖老师读题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势在必行。因此,我提出了“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微课题的研究。

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打造具有特色内涵、高效能动的数学课堂。

(2)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数学课堂的研究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内涵。同时积累了一些教学素材与经典案例。

(3)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拓宽专业研究的维度,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主体,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让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而有效的调节课堂,让数学课堂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师应变能力与教学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转型,掌握读题的技巧,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目标、教学策略和基本教学程序,从而使数学课堂实现高效率。

研究内容

(1)年级学生数学读题的现状调查

(2)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文献研究

(3)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措施研究

(4)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评价研究

研究重点

(1) 梳理总结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策略。

2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用课堂教学引领课题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围绕研究目标,广泛收集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料,聘请专家进行研究指导,按课题组的分工,开展理论学习、主题沙龙、课堂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有效质疑能力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立项阶段(2018.4—2018.6)

选题讨论,制订方案,组织论证,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开题研究阶段(2018.6—2018.8)

(1)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业务培训。

(2)制订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对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具体分工,进行课题研究。

3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读题能力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8.8—2020.10)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读题习惯培养的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3)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20.10—2021.3)

(1)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课题研究读书内容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开设数学教学研讨课。

(3) 观察法。根据实际工作,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最真实的现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4)成果分析法。及时积累研究案例,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体会,总结筛选新的经验、方法,根据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炼课题成果,并经常开展经验的交流。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千方百计地致力于解题速度的培养和训练,常常忽视、弱化学生读题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读题习惯,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方式。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读思显得更为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读懂都是必要的前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积万,不如积个好习惯。”俗话说: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可见好的习惯将伴随孩子的终身。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习惯要从头培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创新之处:

小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学习的哪个方面,学生正确的读题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本课题的提出有利于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该课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低年级学生对学习习惯的主动建构,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该课题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自觉实践,不断创新,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该课题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物质利益甚嚣尘上的不良风气下,引导教师投进教育教学科研的大潮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空间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随感

文  

2020.10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研究报告

2020.10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文  

2020.10

活动展示

现  

2020.12

最终成果(限3项)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1.3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反思

文  

2021.3

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集

文  

2021.3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课题研究成员均耕耘于小学教育第一线,参加过科研培训,有一定的实验和科研能力,在教育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人次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过论文。同时我们已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条不紊。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课题组的人员已经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渗透进课堂中,对这一课题并不陌生,相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十分好学,经常翻阅资料,上网查询,积极搜索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去,也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在充分激活本校科研骨干力量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教科部门的关心支持,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与市内外有关学校开展协作研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提供必需的专项经费,由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财务监督。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本单位愿意为该课题划拨必要的研究经费。

 

 

 

 

单 位 (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四、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