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047——滚水坝后稻花香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秦岛周边 |
写标题的时候,我花了点心思,没有用 “坝下”而用了“坝后”,这样,朋友们可以了解水利行业的专业说法:坝前为水坝的上游,坝后为水坝的下游;另,重复介绍一下河岸的左右:面向下游,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还是先看地图。这次回乡游,我们并没有到达著名的桃林口水库(地图中标明为客运站或水库管理处的地方),而只是在水库的二坝看了看。在地图中我还标了两个村名,当年我们公社的秀各庄和河西刘营公社的桃林口,现在河上有座漫水桥,可惜是日西岸桥基部分坍塌,大巴无法通过,所以我们才绕行了白家窝。
再看一张地图,我用红字从上到下依次标出了桃林口水库、桃林口风景区和峰山水电站,前两个都是地图上的命名,最下面的“峰山水电站”——地图标注为“峰山村”和“水磨山”的地方,我知道,五十年前那里就有一座低水头发电的小电站,电站放水时,坝后是逮鱼的好地方。
以下就只说水库二坝的下游,即桃林口风景区了,由于不知坝体的准确名称,我就按行业常规称它为“二坝”了。
在地图上,它只是一条红色的直线,在我们的眼前,溯流而上,一道水坝横跨青龙河上,清澈的河水漫过坝顶,化作无数颗银珠从坝面滚落下来,专业知识告诉我—— 这是一座滚水坝。
滚水坝亦称溢流坝,它是一种高度较低的挡水建筑物,其主要作用为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砂,当水位达到坝顶位置还继续上涨时,多余的水可以自由向下游溢流。溢流坝一般由混凝土或浆砌石建筑。但在城市周边我们常可见到橡胶坝,它主要适用于低水头、大跨度的闸坝工程,这里“橡胶”指的是它的建筑材料,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作为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管路用水或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以下是两座橡胶坝的图片。
现在我们来看看桃林口二坝。由于我们到这里来的前两天上游降水,我们有幸看到了坝面溢流的画面。
小黄崖下、坝的左段布置了溢洪道。
坝体上布置了几处闸,图片中可以看到启闭机房和底部的排沙底孔,朋友们看到水流倾泻于下游坝面的图像很漂亮,可一旦底孔放水,由于水头、水量大得多,比这更壮观多了!
然而,那天最让我们兴奋的还不止溢流坝面的美景,我们看到了,看到了在坝后石板地上种植的水稻!
是稻子,是水稻,在这石板地上长着一小片、一大片的水稻!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为它们拍照。
我捧起一把稻穗,粒数真不少,稻穗已经低下头,正在灌浆,一个月内,这里就会是一片金黄!
以前,我们这里从来不种水稻,下乡三年多,我们没有吃过一顿大米饭,而现在我看到,这昔日的穷山恶水处一片稻花香。
五十年了,我时常回想起在大杨庄的日日夜夜,我牵挂着卢龙的山山水水,我衷心地祝福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