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国游记的开篇《你好,法兰西》中,我曾经贴过这张照片。
博友们留评:
“看到了法国版的象鼻山。”
“象鼻山岩好靓!”
“也有一个象鼻山。”
现在我告诉朋友们,法国也有象鼻山,不是一座,而是三座!它们在埃特勒塔。

从巴黎向西北进发,在法国的西海岸边,塞纳河入海口北面二三十千米的地方,就是埃特勒塔(Étretat),它实在是一个小镇,2014年的居民数为1398人。
2016-06-25,儿子带着我们夫妇和铃铛去了这里。
我国的桂林有座象鼻山,或称象山。其“象山水月”把山、水、林、月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得到无数文人骚客的垂青,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我猜想,“法国象鼻山”这名号多半为我国同胞所赠,它们的法国名字并没有这么浪漫。
大象鼻山叫La
Manneporte,即大岩门,它是埃特勒塔海边一串三个象鼻山中最大的一个,很多艺术家都曾经为它作过画,包括莫奈。
莫奈笔下的大岩门

无论大小,还是所处位置,阿瓦尔悬崖(中象鼻山)在三个象鼻山中都处于中间,它位于埃特勒塔镇正西,其最显著的标志是旁边那块矗立在大海中的岩石。它的法文名字是“Falaise
d'Aval”,意为峭壁下游。

上图是登中象鼻山的途中,我向北为小象鼻山拍的一张照片,它的确是最小的,它的官名是“Falaise
d'Amont”,意为上游崖。
除了“大、中、小”这三个名称,它们还分别被称为公象、母象和小象,那我们就来瞧瞧这一家子。



从小镇走到海滩,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母象。
那天,我们到这里时,已临近中午,在海滩戏耍一会儿,匆匆吃过带来的午饭,开始爬山,我们选择了多数游客的路线——向南爬中象鼻山,即母象。



上山的路很平缓,虽值夏日,一路海风习习,未感多少暑意,芳草萋萋,令人心旷神怡,路旁还有一个高尔夫球场,我想,就是前方没有更好的景色,沿路走来,也不虚此行了。



游人多多。
上山途中我听到了熟悉的汉语,这是我两次去法国,在巴黎以外遇到华人游客唯一的一次。
游人们临风观海,也不忘立此存照。
终于到达山顶。
我从N张照片中挑出下面这张,并逐步放大来介绍景区的地形与特色。
埃特勒塔位于小、中象鼻山夹着的一块谷底。
图片的右边是我们上山的路径,还可以看到我们途经的高尔夫球场。

小镇的房屋鳞次栉比,各具特色。请注意海滩前有道防波堤。

放大到这种程度,我想介绍这处景点的防护措施,在我国的黄山、华山、张家界等地,游人如织,不得不设置大量护栏,它们破坏了天然景观,在这里,游客尽可以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与刺激。

难道我们不该留下纪念,表示“到此一游”吗?


注:这几日写博实在困难,我拷贝上写就的草稿,贴上照片,却多次被腰斩。为了能让朋友们能基本完整地领略法国象鼻山的神韵,我把全文切成几块,一字字重新打出。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