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2015-12-07 18:33:43)
标签:

坐南朝北入海的海神庙

邓小平题词碑

康熙御书“万里波澄”

乾隆御题“珠宫涌现”

徐达将台

分类: 秦岛周边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在澄海楼、入海长城处都可以看到海神庙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到海神庙,需要从澄海楼旁的马道走下去,路上有邓小平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碑。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1987年重修老龙头时,在海神庙遗址处清基探查,发现了汉满两种文字对照镌刻“御批”祭文碑(上图)和功德碑(下图)。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走过这座石拱桥,就到了海神庙


明初,徐达奉命修长城,为了调运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以后,在老龙头西侧陆续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在老龙头处建“海神庙”,在石河口处建“天后宫。《山海关志》记载:“海神庙,明初通海运时所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帮俊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均毁于炮火。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1989年,综合原来四座庙的特点,山海关政府重新设计,在老龙头西侧350m复建海神庙。与入海石城相仿,新建筑延伸入海124m,而且一改常规坐北朝南的做法,建成全国唯一一座坐南朝北、伸入海中的海神庙。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海神庙内外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天后宫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在天后宫南门上悬有两块巨匾,一楼的“珠宫涌现”原是乾隆九年(1744年)御笔亲题。这里三面环水,八方来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逢云雾缭绕,便时隐时现,似瀛洲仙境。二楼的“万里波澄”匾原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对海不扬波的景色作了高度概括。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置身于海神庙的最前端——观海亭边,与站在入海石城上观海的感受则不同,虽少了些居高临下的气势,却宛若驾一叶扁舟搏击波涛,凭海临风。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附记:

走出海神庙,看到“徐达将台”,想来该给徐达写几笔。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秦皇岛005——海神庙——2015年两游老龙头(四)
  徐达与朱元璋同乡,为明朝开国元戎之一,一生征战,功劳无数,最彪炳史册的就是率军克大都(今北京),迫元顺帝北走大漠,元亡。后受命修长城,并在山海关“建关设卫”,所以在山海关徐达的印记颇多,此处有“将台”,“天下第一关”上有徐达雕像,我在山海关城北门附近见一座花园,为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方,也有徐达将军护卫。

山海关城西北隅曾建有显功庙,为祭祀徐达所建之祠庙。明人商辂作《显功庙记》,文中写到“虽然王为开国元勋,当时,南取吴越,北定中原,东平齐鲁、西入关陕,王之功居多,独山海之人思慕之深者,盖王镇抚燕蓟十有余年,丰功盛烈,非他处比,庙祀聿严有以也。”山海关士绅百姓感恩戴德,岁时祭祀。山海关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雄关天险,拱卫明代京师近三百年,明清易代也是从这里揭开序幕。“筑关设卫”的徐达在历史上是不朽的!

关于徐达之死,坊间流传被朱元璋所害,也有说病死,不探究。

但徐达的长女嫁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却无可争议。太祖死后,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派李景隆围攻北平,而此时,朱棣前往宁王朱权处求援,北平城空,时为燕王妃的徐女在危急中披甲指挥,挽救了北平。朱棣称帝后,立徐女为后,徐皇后46岁时因病去世,此后十几年,朱棣再不立皇后。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他是朱棣与徐皇后之长子,按照遗传学的说法,仁宗有朱元璋与徐达各四分之一的基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