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篇002——《乐山乐水札记》开篇语
(2015-11-05 03:49:49)
标签:
我的博客 |
分类: 杂文篇 |
近年来,我常说一句话“趁着两个人身体都还好,尽量多出去走一走。”现在加一句,趁着现在还不糊涂,把我经历的有意思的事儿写下来,对家人有个交代,对朋友圈儿也许可供借鉴。
与同龄人相比,我的经历较多些。我在3个城市上过小学,2个城市上过中学,下过乡,在秦皇岛市砖瓦厂熬了6年多。若算上现在因母亲有病,暂回秦皇岛居住,这已经是第四次进秦皇岛了。
但我还是想先多写点儿叫人高兴的事儿。在壶口瀑布,我领略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意;在尼亚加拉(Niagara)瀑布,我感受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在铁索桥边工歇时,我欣赏了哈尼族青年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大山深处,我接过藏族司机整整一个信封的“草”(冬虫夏草),虽然当时倾自己所有,也知道不够这礼物价值的一半儿;在壮乡,我“不幸”被绣球砸中,极不情愿地手拉手与一个姑娘走了次红地毯;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我有幸见到并拍下了自然界的奇观——佛光,而据当地的蒙族同胞说,“新疆电视台、巴州电视台足足等了一个星期,也没看到,昨天刚走……”从哪儿说起呢?还是先从这几年国内外的旅游下笔吧。
曾听一位导游评论我们驴友:“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一通乱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我退休有几年了,精力还好,也有时间,所以每次旅游,出行前必做功课,返程后再整理资料。我记下史地人文、自己观感,甚至会准确记录在各景点游玩的时间,也不乏同行者的趣事。而现在要给大家看,宜删繁就简,也尽量不涉及他人,拣扼要处叙述之,把自身感受写一下,足矣。大家都会上网,谁稀罕你抄来的东西(必要时我可能给一个链接)。
下面说说“乐山乐水”吧。大家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游山玩水之意,不错,但这只为其三,还有一与二。
《论语·雍也6.23》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此处知同智。《宋·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七》有:“‘乐山乐水’,气类相合。”。这为一。
清华大学水利馆前有一块巨石,上书“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前领导人及全班学友为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所赠。对于我们搞水利水电工程的人来说,想躲开山水都难。水不必说,大西南、大西北的水电工程,又有多少在大山之中!在新疆我做过一个工程,从山中的工地开四个小时的越野车才能到达最近的村庄。这为二。
最后再解释一下这四个字的读音,应为yào shn yào shu。在一次聚会上轮到我介绍,踟躇些许后,我还是念了lèshn lèshu,我不想不合群,更无意卖弄,在这里补充作一个说明,而且今后我也念lè。“乐”字还有一个读音yuè(音乐)。可是乐亭人想把lào音也收进新华字典,就是不行,不知道若是大钊先驱在,行不行?
注:
开篇语本应为博客第一篇,因故拖到此时,见谅。
以上正文我于2015-03-20在QQ日志中发表,不改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