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翔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及考核方案
(2016-09-07 15:57: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A1项目规划 |
永嘉翔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及考核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迅速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已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学个性为目标,以“导师制”为主要手段,通过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建立机制等方式,全方位开展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使我校的青年教师队伍成为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师德高尚、敬业奉献、业务优良、充满生机、富于创新精神和有发展后劲的精品式师资后备队伍,为永嘉翔宇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对青年教师实施目标管理,呈现梯度培养模式,并采取阶段目标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立足教师实际,以教师的自主发展、自我研修为主,注重实效,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力争使多数的青年教师经过两年时间的自我研修能够脱颖而出,在学科教学与研究中有一定见解,并取得优秀成绩,在学校有一定知名度,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乃至县级以上教坛新秀或骨干教师。
三、培养措施
1.帮助青年教师把握方向,乐业敬业。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立志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指导青年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与业务修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凡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不积极,以及相关检查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中直接定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
2.设立青年教师学科发展导师制度。学校建议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聘请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统一安排指导老师。指导教师要注意帮助青年教师准确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引导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并指导他们积极开展教科研。
3.加大青年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管理学生经验欠缺的青年班主任自己聘请“管理导师”帮助自己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没有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均应挂靠一个班,跟随该班的班主任学习管理学生的经验,必须参与组织相关班级的集体活动。通过开展班级工作,使自己了解和熟悉学生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增强育人责任感。
4.开展青年教师发展讲座与交流。学校根据青年教师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可用资源,每一轮中开展一次有关理论和实践讲座以及青年教师发展情况交流。
四、发展要求与考核方法
学校确定40岁以下的教师为青年教师,为了促进这部分教师更快地发展与成熟,根据青年教师的现状,提出发展要求,构建基本发展项目和阶段考核方法。
(一)基本发展项目
学校对所有青年教师提出以下基本发展项目
1.懂教育管理艺术,有课堂管理能力,工作纪律性,强师德修养好。承担班主任或相关管理工作的青年教师,所带班级要班风正,学风较浓,纪律较严,成绩较好,综合考评名列学校前列或进步显著。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所挂靠班级的管理,协助班主任组织集体活动,一学期有2次记录或反思,学习班主任管理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教师个人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在五维评价中学生反映好,且满意率在95%以上。
2.订阅一本本学科的专业杂志或教育专著,仔细阅读,领悟教学精神,通读并做好笔记,写出读书体会。
3.每学期听本学科组的骨干教师或是教育教学比较成熟的教师的课不少于20节,全学期听课总数不少于30节。
4.学期末上一节成长汇报课,写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教学反思。
5.独立承担或参加校级及其以上课题研究,并能完成课题方案的拟写、课题申报、以及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6.完成一定量的教学随笔,500字以上的随笔不少于每月2篇。
7.每月精心设计一篇教学设计,并上汇报课,可有反思,形成一篇有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8.一个培养周期内(2年)至少要有1篇教学研究的文章、案例发表。
(二)考核方法
1.基本发展项目考核
对基本发展项目的考核采用学期考核办法进行,每学期做一次汇总,并把相关情况作一个通报,一个周期进行总结。
2.阶段考核
每一个阶段学校将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题的考核。
五、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2.考核小组
六、奖惩措施
1.学校将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考核情况评选出成绩优秀者,每一轮评选一次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2.教师的完成情况与外出学习、培训等活动挂钩。学校在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时优先考虑考核成绩优秀的青年教师。
3.青年教师的完成情况与学校的评优挂钩,未完成额定任务的教师不享受相关评优机会。
七.本方案解释权在学校。
八.本方案自2016年开始实行。
永嘉翔宇小学青年教师考核表
被考核青年教师姓名:
项目 |
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 |
等
|
得分 |
|||
A(20分) |
B(16分 |
C(12分) |
D(6分) |
|||
师德修养 |
教学态度好,关心学生,责任心强,学生评价高 |
责任心强,同事、学生及家长评价高,评教中排名全校前20﹪ |
责任心强,同事、学生及家长评价较高,评教中排名全校前20﹪-40﹪ |
对教学工作认真,能完成份内工作,学生评价较好。 |
责任心有待加强,学生评价不高,但无违反师德表现的 |
|
教学效果 |
所任教班级在同程度班级中进步幅度大。 |
教学方法好,学生负担轻,成绩提升在年级前列的 |
工作认真,教学效果好,成绩提升比较明显的 |
工作负责,教学效果较好,成绩有所提升 |
工作较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一般 |
|
教育管理 |
担任班主任或挂靠班级管理工作,教育效果比较好。担任学科教学善于管理学生,能驾驭课堂,学生评教中反映好。 |
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好,班级考评位于前列的 |
担任班主任或挂靠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较好,课堂驾驭能力强的 |
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考评靠后,挂靠班级管理教育活动展示效果一般的 |
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的 |
|
教研科研 |
课题研究 情况 |
有计划、过程资料详实、阶段成果丰硕 |
有计划、过程资料详实、有阶段成果 |
有计划、过程资料详实、无阶段成 |
过程资料不详实 |
|
公开课、汇报课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
|
发表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 |
发表一篇论文(或教学设计)得10分; 获奖:省一、二、三等奖分别得10、8、6分 市一、二、三等奖分别得8、6、4分 县一、二、三等奖分别得6、4、2分 校一、二、三等奖分别得4、2、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