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券商净资本管控新规现六大变化

(2016-04-09 20:01:07)
昨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将原有净资产比负债、净资本比负债两个杠杆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指标,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通过资本杠杆率、风险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四个核心指标,构建更合理的风控体系。


这是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加杠杆!而且整整将杠杆提高了1倍。


比如一家券商的净资产是100亿元,以前负债不能超过500亿,现在可以做到1000亿。以前一家券商如果净资本只有50亿,那么净资产最多可以达到125亿,现在则可以达到250亿。


一家华南的证券公司总裁就表示:“这对公司及整个券商行业是个大利好,有利于券商加杠杆,做大资产负债表。和国外大券商相比,国内券商的杠杆实际上并不高,一直受5倍净资产的限制,而国外高盛等大投行经历了几年大幅降低杠杆,目前仍有10多倍。”


六大变化下的立体风控体系

自2006年以来,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一直以净资本为核心。4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及配套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对券商的风控指标有了6大变化:


1、优化资本杠杆率。将原有净资产比负债、净资本比负债两个杠杆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指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数),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


2、指标下降了一半标准。将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不得低于20%调整至10%,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由不得低于40%调整至20%。


3、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两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由行业自律规则上升到证监会部门规章层面。优化流动性监控指标,强化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


4、对净资本、风险资本计算规则优化,净资本分为核心净资本、附属净资本,金融资产风险调整统一纳入到风险计算。不再重复扣减净资本。将“按业务类型计算整体风险资本准备”调整为“按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类型”分别计算。


5、完善单一业务风控指标,提升指标的针对性。调整权益类证券计算口径、将衍生品区分权益类和非权益类衍生品,合并融资类业务计算口径等。


6、明确逆周期调节机制,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即证监会可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行业风险和市场状况,对相关指标的具体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总体而言,从原来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单一风控指标,变成通过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四个核心指标,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风控指标体系。


具体来看,办法第十七条提出,证券公司必须持续符合下列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一)风险覆盖率不得低于 100%; 
二)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 8%; 
三)流动性覆盖率不得低于100%; 
四)净稳定资金率不得低于 100%; 


其中: 
风险覆盖率=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100%; 
资本杠杆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100%; 
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 100%; 
净稳定资金率=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100%。 


利好券商做大资产负债表


荣博简评:  
      看来,证监会为了尽早将国家队资金救出来,除了罕见放慢新股扩容节奏外,在引资上,也煞费苦心。养老基金6000亿,保险资金增6000亿,企业年金3000亿,现在又允许券商放大负债增几万亿。就不知道券商敢不敢这样做,客户愿不愿意高杠杆融资?


       记得2014年11月,也是3000点附近,场外配资和券商加杠杆,导致股市快速上3404点。12月19日,马凯召开会议,虽整顿券商融资,但未查场外配资,结果股市飞了起来。我觉得,今天放杠杆的消息,蛮具爆炸力的。需要好好研究。

      券商股一旦大涨起来,指数和人气就会爆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