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买高卖是任何市场获利的关健.同样适合股市操作.但要分辨其中的低是属于正常波动的低点而不是公司内在原因的走低;其中的高是人为炒作的高位而非公司内在因素的走高.
对于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只有在价格明显跌不动时才有投机价值.在其放量上涨时就要离场.
真正好东西都是深藏不露的,不会有人费力向你宣传推销,除非他想急于出脱.凡是公开推荐的股票都要小心陷阱.
高手尊重并研究市场,预测行情;超高手精研公司而轻视市场;平庸手既不会研究市场也不花力气研究个股.
.新慨念新技术永远会有投机力量和跟风盘.当机会来时,我们没必要回避,唯一要快进快出.
.真正的牛股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不等于说牛股便不会跌,只是在每次下跌之后都能再创新高.而最优秀的品种长期而言总是不理会市场而反复走高.
能持续上涨的大多是缩量上涨.除非是突发性的大多头行情.
在不太长的周期内,经历多次大幅度送转除权的股票,唯一的目的便是将高价筹码转换成低价筹码卖给贪便宜的人群.
观点与操作:
当前市场的三个症结:恐怕即便是看空的投资者也没想到新年第一周会以这样的结局来收场,悲伤,无奈,恐惧甚至愤慨,去年7和8月两次那熟悉的味道似乎重新回来了。坐下来冷静分析,这一次还真和去年不一样。去年的两次暴跌主导因素是去杠杆,杠杆资金的大规模离场导致市场重心下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队付出了万亿资金来实质性进行救市。而这一次,则源于熔断新政,减持禁令到期的叠加效应,再加上注册制的预期影响。要拯救市场,其实也不难,找对根源即可。
首先,关于熔断新政,既然已经被市场短期内快速证明无法起到平滑波动的用,那么在已经有涨跌停板制度下,熔断机制的存在缺失没有必要或者说需要进一步大规模进行修改,暂停是完全必要的。敬畏市场,尊重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些远比监管层的面子重要。这个症结已经随着昨天晚间证监会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而解决。
其次,关于减持禁令,在昨天熔断收盘后,证监会很快便公布了新规,我看了,坦率讲,其中对于大股东的减持制约力度不够,大宗交易的通道保留下,这将成为日后中小创大股东减持的主战场,而大宗交易的买方拿到筹码后同样会在二级市场形成抛压。倒是新规中关于中证金融公司不会即将退出的表述更有积极作用。关于减持禁令到期的问题,一文中曾专门分析过,截止目前看,昨天公布的减持新政对于中小创的大股东和高管约束力有限,尤其是对小非的约束没有涉及,看起来中小创的上市之前的PE资金将是未来退出形成抛压的主力之一。主板权重板块则基本不受影响,国企大股东减持在今年将会谨慎很多。原因你懂得。
最后,关注注册制的推进,这个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对高估值的中小创和纯借壳题材股的炒作。我们看到本周跌幅最大的正是创业板和中小板,并且两次熔断过程中,都是IC合约率先被打到跌停板,带动其余指数合约下行。注册制对于市场的影响,就我个人看,对于主板权重股是好事而非坏事。说了很多年的价值投资,起真正的起点恐怕在注册制开始实施的时候,如果说注册制推进也是导致本次暴跌的推手之一,那么我想说的是至少对于总体估值不高的沪深300品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上证50品种,这次绝对是一次错杀,短期内出现系统性风险泥沙俱下,被动跟跌。当然,我相信市场会很快发现并纠偏这一点,坦率讲,我对注册制的推进并不担心,担心的是出牌的次序问题,次序,次序,次序,重要事情说三遍!
有板有眼:说一下,今天把去年10月8日的缺口完全封闭了,理论上2850是要破的,当然不是现在,从周期看,一季度也很难跌破,今年很难有大行情出现,更多的是波段性的主题投资机会,类似于侧供给概念这样的炒作。如果普通投资者的话,我建议还是谨慎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