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使用公筷的习惯吗?
| 分类: 原创、随笔、图片、自驾游、杂 |
http://s1/mw690/006fn9vizy7pvdppgLm20&690
也许自己在郊区待的时间太久了,生活中许多陋习早已根深蒂固,且积习难改,因此总惹得城里老友及同事们白眼频加,含沙射影。好在本人资格老,业务凑合,大家也不敢过于造次,免得引火烧身。
就拿吃饭使用公筷一事,我就很不适应。
一、
一交往近三十年,家住公司附近的老哥,得知我回到城里,就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十多年前,我们每年都要小聚四五次,后来老哥退休了,在福建和云南修身养性“种植”茶树,也就少了往来。只有春节期间必到他家小聚一把,顺便连喝带拿地弄点儿好茶。
因为老哥家住得是老北京四合院,我事先没打招呼,带了个玩紫砂壶的朋友一同前往;老哥夫妇俩虽不愿意,但知道我牛吹出去了,也不好回绝,只好笑脸相迎、笑脸相送。
喝了会儿茶,老哥的夫人,我称之为大嫂,已整了一桌丰盛菜肴;还特地叫回儿子儿媳陪我喝酒。
刚落座,老哥就告知我们桌上备了两双公筷和两把公勺,让我等遵守规矩。
大概没吃几口,我就把公筷据为己有。老哥夫妇俩看了我几眼,顺便又补上了一双公筷。我稍有尴尬。
可恼的是,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双公筷都被我沾了舌尖。我只好厚着脸皮说:“大嫂,我就爱吃这三道菜,你给我碗里夹过来几筷子吧。”
这倒不错,旁边有人给倒酒布菜,满清王爷也不过如此。
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与大哥大嫂来往近三十年,过去经常到他家里吃吃喝喝,从没见他俩活得这么仔细。也许过去人家没好意思提示我吧。
二、
回来的路上,我和朋友谈起公筷一事,他说他家也一直有用公筷的习惯。我当时借着酒劲儿脱口而出:“别放屁了!我又不是没到你家吃过饭,我怎么没见你家饭桌上摆着公筷呀?”朋友看了我一眼,没吱声。
朋友的母亲文革前给某大领导当文秘,后跟着领导受冲击,下放到苏北,并嫁给了当地人。
本世纪初,我去过苏北朋友父母家几次,感受其家生活简朴,待人厚道;只有在聊天儿时,才能感受到朋友母亲学识渊博,饱谙经史。
印象中,每次吃饭,老人总是一个劲儿地往我碗里夹菜;好像没使用什么公筷。当然,我没这习惯,也没在意,更无所谓啦!
三、
上周三,我在部队时的一名老战友马上卸任,说是要到干休所颐养天年,特地约哥几个小范围地吃顿饭。
服务员刚把凉菜上齐,老战友竟从自己的包内拿出自带的碗筷。我“大惊失色”,感觉比我老哥家的“讲究”有过之而不及。战友忙解释,说自己转氨酶偏高,接近300,怕影响我们食欲。我不懂。他就讲解,说转氨酶正常值应在40以里。
可我还是察觉到战友偶尔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盘里夹菜,不还是把病菌带到了公共饭菜中吗?我就说:“哥们儿,你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战友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许多使用公筷的必要性。说得我们心悦诚服。
其实,我俩在一起当兵多年,吃喝不分,哪曾有过这些套路。但随着战友级别上升,品味也越来越精细和“高雅”。但他的确是肝不好,这我是知道的。
四、
昨天中学同学从美国回京给其父亲扫墓,相约一起吃顿饭。我知道她从小到大生长在富裕家庭里,很讲究,就提议找家高档点儿的餐厅就餐。同学说她就想吃老北京的炒饼和小米粥就咸菜丝。于是我就近找了家经营老北京风味儿的餐馆,我们各自点了自己爱吃的饭菜。
刚上菜,我让服务员拿双公筷来。同学马上问我:“你肝有毛病啊?”
“没有啊~”我赶快阐明。
“那你有幽门螺旋杆菌吗?”
“不知道,没查过。”
“那你现在活得好仔细呀~”同学嬉笑着说。
我就把我最近的遭遇简单地跟同学叙述了一遍。同学调侃地说:“你们帝都人,吸着雾霾,吃的地沟油做成的早餐;吃着各种添加剂做成的食品,体内早就有抗体了,还在乎用不用公筷。”
我同学是高中时随着父母进京来的上海人,确对我点的蒜蓉肥肠感兴趣。我就问她:“你家不是上海人吗?怎么也爱吃猪下水呀?”同学说:“上海人也爱吃肥肠啊~我和我孩子就爱吃上海的红烧肥肠面,每次回来必吃。”
既然同学没那么讲究,我也就放松了许多,食量也恢复正常。
五、
周五回到家和老婆聊起近日公筷之事,感叹老友们生活格调和品味的提升,觉得自己有些落伍,不合时宜。我老婆却说:“咱家招待客人一直配有公筷呀~这是礼貌,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啊?没见咱家用过公筷呀,你可别忽悠我啊。”
“那是你不自觉!”我老婆鄙夷不屑地说。
“那你怎么没提示过我呀。”
“就你那霸气劲儿,提醒你你能接受吗?这是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哪是一朝一夕就能纠正过来的。”
晚饭,我让我老婆拿双公筷出来。她厌恶地说:“别穷得瑟了,赶紧吃饭!”
http://s11/mw690/006fn9vizy7pvdhsVv43a&690
http://s14/mw690/006fn9vizy7pvdkMjz72d&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