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台湾)500多期(1962-2014.3)
(2018-01-29 11:07:02)
http://www.xy78.com/abce/a8.jpg本套《传记文学(台湾)500多期(1962-2014.3)》
《传记文学》其实不是文学刊物,而是传记史料刊物,对民国史贡献很大,留下无数珍贵史料。台湾官方有个”国史馆“,传记文学的社长刘绍棠被学界戏称为”野史馆馆长”。这份刊物在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学界的声望、影响是很大的。刘绍棠坚持一点,就是传主还活着的话,传记文学就不接受关于该人稿件。只有人死了才会看到他人所写关于该人的传记、史料。原因就是,人还活着,难免下笔有压力或者要拍马屁。传记文学有一可贵之处在于内容不仅仅是政治军事财经方面人物,还包括“戏子”等文化方面的大人物,如梅程尚荀、余、马、言等京剧开宗立派的人物就不用说了,还有在台湾大红的名旦顾正秋,再如京韵大鼓的鼓王刘宝全、在台湾很红的鼓后章翠凤等,都有史料留下。
《传记文学》熔史学与文学于一炉,为历史保存史料,替文学开创新路,数十年来已有辉煌的成绩。传记文学自西元 1962 年创刊,至今逾 52 年,已出刊 629 期(现仍继续出版发行)。杂志于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间断。现已发表传记文字与民国史料两万多篇,字数逾亿。本著「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生路」宗旨,以轻鬆隽永的文学笔法写严肃的近代真人真事,为国家存信史,为名人留伟绩。主要内容包括自传、评传、年谱、回忆录、名人日记、重要手蹟、珍贵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国现代史最丰富的宝库,是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
《传记文学》是我国学术界公认最缺乏而最不发达的一门学问。《传记文学》杂志的创刊,就是希望以持续不断的努力,来开垦与耕耘这块表面荒芜而蕴藏丰富的园地。 《传记文学》在台湾学术界与国史馆、党史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齐观,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馆」之称。无论对大陆、对台湾而言,「传记文学」均可谓「以一人而敌一国」。为了发掘更多的传记文学宝藏,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传记文学书籍的渴求,我们在期刊以外,另外编印「传记文学丛书」,为《传记文学》杂志的结晶,也可以说是发行较久的期刊必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将随杂志的发行而陆续编印。
http://www.xy78.com/abce/a8.jpg
传记文学(台湾)500多期(1962-2014.3)内容介绍完整,如有错漏欢迎联系更正完善!
《传记文学》其实不是文学刊物,而是传记史料刊物,对民国史贡献很大,留下无数珍贵史料。台湾官方有个”国史馆“,传记文学的社长刘绍棠被学界戏称为”野史馆馆长”。这份刊物在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学界的声望、影响是很大的。刘绍棠坚持一点,就是传主还活着的话,传记文学就不接受关于该人稿件。只有人死了才会看到他人所写关于该人的传记、史料。原因就是,人还活着,难免下笔有压力或者要拍马屁。传记文学有一可贵之处在于内容不仅仅是政治军事财经方面人物,还包括“戏子”等文化方面的大人物,如梅程尚荀、余、马、言等京剧开宗立派的人物就不用说了,还有在台湾大红的名旦顾正秋,再如京韵大鼓的鼓王刘宝全、在台湾很红的鼓后章翠凤等,都有史料留下。
《传记文学》熔史学与文学于一炉,为历史保存史料,替文学开创新路,数十年来已有辉煌的成绩。传记文学自西元 1962 年创刊,至今逾 52 年,已出刊 629 期(现仍继续出版发行)。杂志于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间断。现已发表传记文字与民国史料两万多篇,字数逾亿。本著「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生路」宗旨,以轻鬆隽永的文学笔法写严肃的近代真人真事,为国家存信史,为名人留伟绩。主要内容包括自传、评传、年谱、回忆录、名人日记、重要手蹟、珍贵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国现代史最丰富的宝库,是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
《传记文学》是我国学术界公认最缺乏而最不发达的一门学问。《传记文学》杂志的创刊,就是希望以持续不断的努力,来开垦与耕耘这块表面荒芜而蕴藏丰富的园地。 《传记文学》在台湾学术界与国史馆、党史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齐观,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馆」之称。无论对大陆、对台湾而言,「传记文学」均可谓「以一人而敌一国」。为了发掘更多的传记文学宝藏,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传记文学书籍的渴求,我们在期刊以外,另外编印「传记文学丛书」,为《传记文学》杂志的结晶,也可以说是发行较久的期刊必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将随杂志的发行而陆续编印。
http://www.xy78.com/abce/a8.jpg
传记文学(台湾)500多期(1962-2014.3)内容介绍完整,如有错漏欢迎联系更正完善!

加载中…